导航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退出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首 页
戏曲新闻
视频欣赏
经典唱段
伴奏下载
团体简介
人物简介
戏迷天地
访谈采风
唱段唱词
唱段曲谱
上党戏曲论坛
收起
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最新推荐
上党梆子《悟因楼》下
上党梆子《悟因楼》上
当官难来难当官(徐九经升官记)
上党二黄《打金枝》老中青版(上)
上党二黄《打金枝》老中青版(下)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壶关秧歌《打酸枣》
上党梆子公益广告
第三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交流展演落幕
第三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在南充隆重开幕
晋城:“上党梆子”走进校园-阳城一中
第三届嘉陵江灯戏暨地方戏剧艺术节11月7日开幕
上党八音会《盛世八音》奏响清华园
赞!赵树理创作的 《三关排宴》倾倒戏迷
晋城:小选手杨述婷获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金花称号
“戏曲+ 旅游”10月8日“戏缘”专列起行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戏曲新闻
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获奖名单公示
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活动已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参演戏曲剧目111台,音乐、舞蹈、曲艺、小品、杂技304个节目,全省共有80余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艺术院校的949名选手参加了评比。本次评比演出采用评委集中封闭观看录像,电脑汇总排序的方法(二度杏花奖为观看录像和现场演出评比相结合),经总评委员会认真审核,确定评奖入选分数和获奖奖项、名额,并提名特别提名奖和组织奖,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 本次评比演出活动共评选出:杏花大奖4个,特别奖1个,杏花优秀新剧目奖12个,杏花新剧目奖7个,二度“杏花”表演奖19个,单项奖268个,特别提名奖3个,组织奖11个。 现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2014年6月3日至2014年6月8日) 省文化厅监察室电话:0351-4068277 省文化厅艺术处电话:0351-2027963 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委会 2014年6月3日 附:第十四届山西省“杏花奖”评比演出获奖名单 一、剧目类 1、杏花大奖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特别奖左权小花戏《太行奶娘》 左权县开花调艺术团 2、优秀杏花新剧目奖话剧《美丽女孩》 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蒲剧《憨局长还债》 运城市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蒲剧《盐湖往事》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北路梆子《大唐女人》 朔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晋北道情《绿色梦》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上党梆子《山妹子》 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民营)北路梆子《野史亭》 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民营)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 3、杏花新剧目奖上党梆子 《蝴蝶杯》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晋剧 《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眉户 《守望》 运城市临猗县眉户剧团晋剧 《神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北路梆子《玉玺恨》 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民营)襄垣秧歌 《豫让与襄子》 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太谷秧歌 《孟母三迁》 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民营) 二、二度“杏花”表演奖 1、戏曲类 王越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京剧《紫袍记》 花脸 饰 狄仁杰京剧《将相和》 花脸 饰 廉颇 成静云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 上党梆子《蝴蝶杯》 青衣 饰 胡凤莲上党二黄《打金枝》 小旦 饰 金枝女 索伟琴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旦 饰 李娜上党梆子《三关排宴》 老旦 饰 佘太君 李继梅 长治市豫剧团 豫剧《吴琠进京》 生 饰 吴琠豫剧《五世请缨》 旦 饰 佘太君 白佐琴 吕梁市晋剧院 晋剧《辽国公主》 刀马 饰 公主晋剧折子戏《扈家庄》 刀马 饰 扈三娘晋剧折子戏《火凤凰》 刀马 饰 凤凰 苏瑞芳 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有限责任公司(民营)北路梆子《玉玺恨》 青衣 饰 王玉梅北路梆子《王宝钏》 青衣 饰 王宝钏 郝翠香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千古寒食节》须生 饰 介子推晋剧《八义图》 须生 饰 程婴 吴云花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晋剧《上马街》 青衣 饰 徐光明晋剧《莲花庵》 青衣 饰 刘秀英 张芙蓉 山西省和顺县牛郎织女晋剧院有限公司(民营)晋剧《哑女告状》 旦 饰 掌尚珠晋剧《黄桂英》 旦 饰 黄桂英 董志伟 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民营)北路梆子《野史亭》 须生 饰 元好问北路梆子《血手印》 须生 饰 林有安 尉淑珍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千古寒食节》 老旦 饰 介母晋剧《清风亭》 老旦 饰 贺氏 张志英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武则天与狄仁杰》青衣 饰 武则天晋剧《大脚皇后》 青衣 饰 马皇后 马云萍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民营) 晋剧《虢都遗恨》青衣 饰 子桑晋剧《大禹治水》青衣 饰 女娇 潘世珍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神龙》 生 饰 虎娃晋剧《卧虎令》 生 饰 董宣 2、声乐类张天鹏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李 玫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郝云婧 忻州市二人台艺术团高丽君 长治市歌舞团 3、曲艺类马晓红 山西省曲艺团 三、戏剧单项奖 1、戏曲表演 李国萍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烂柯山下》 须生 饰 朱买臣程雅琨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蒲剧《酸枣岭》 小旦 饰 枣花宋美娟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晋剧《打金枝》 小旦 饰 金枝女张 娜 山西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民营)晋剧《大脚皇后》 青衣 饰 马秀英凌转转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 晋剧《杨家城传奇》 小旦 刀马 饰 佘赛花白 玲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烂柯山下》 小旦 饰 崔氏史临平 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蒲剧《兰梅记》 小旦 饰 冬梅马双林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晋剧《杨家城传奇》须生 饰 杨弘信周永星 偏关县二人台艺术团 二人台《叔嫂情》 丑角 饰 笨笨二人台《卖油》 丑角 饰 常心宽二人台《摘花椒》 丑角 饰 二大娘刘文海 大同市北路梆子传习中心 北路梆子《廉吏于成龙》 花脸 饰 于成龙王 震 高平市人民剧团 上党梆子《西沟女儿》须生 饰 张海亮张 瑾 运城市永济市蒲剧团蒲剧《西厢记》 小旦 饰 莹莹王水先 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民营)北路梆子《血手印》 旦 饰 王桂英张敏丽 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民营) 上党梆子《山妹子》 青衣 饰 山妹闫海燕 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演出团 蒲剧《王宝钏》 青衣 饰 王宝钏周 赢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蒲剧《洗雪铁丘坟》 须生 饰 徐策周文华 忻州市金音北路梆子剧团(民营)北路梆子《金水桥》 青衣 饰 银屏公主董 晋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春江月》 小生 饰 柳宝宋文秋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晋剧折子戏《林冲夜奔》 武生 饰 林冲晋剧折子戏《石秀探庄》 武生 饰 石秀张志胜 吕梁市晋剧院 晋剧《辽国公主》 须生 饰 杨四郎李小燕 运城市新绛县绛州蒲剧团 蒲剧《玉蝉泪》 旦 饰 曹芳儿周小平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 蒲剧《盐湖往事》 须生 饰 范祥刘兰英 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民营)北路梆子《清风亭》 老旦 饰 贺氏李爱平 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 北路梆子《李三娘》 青衣 饰 李三娘乔春雨 阳泉市豫剧团 豫剧《狐仙女》 武生 饰 石如玉豫剧《南阳光》 小生 饰 伍云召宋玉萍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 上党梆子《秦香莲》 青衣 饰 秦香莲陈树涛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 上党二黄《打金枝》 须生 饰 唐王李俊强 运城市新绛县绛州蒲剧团 蒲剧《女婿》 生 饰 谢适信赵 莉 运城市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蒲剧《憨局长还债》 旦 饰 韩妻刘红霞 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营)晋剧《哑女告状》 小旦 饰 掌尚珠宋晋梅 高平市人民剧团 上党梆子《西沟女儿》 青衣 饰 申纪兰卫 潇 临汾市小梅花蒲剧团 蒲剧《窦娥冤》 青衣 饰 窦娥董新春 阳泉市豫剧团 豫剧《五更惊雷》 须生 饰 黄伯贤乔菊霞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 晋北道情《绿色梦》 青衣 饰 虎娃妈郎选萍 山西贯中艺术团(民营)晋剧《新走山》 小旦 饰 曹云莲吕宁宁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京剧《凤还巢》 青衣 饰 成雪娥程小荣 运城市蒲剧团蒲剧《春草闯堂》 丑 饰 胡进刘飞飞 临汾市蒲县蒲剧团(民营) 蒲剧《赵氏孤儿》 须生 饰 程婴武晓娜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晋剧折子戏《扈家庄》 刀马 饰 扈三娘晋剧折子戏《凤台关》 刀马 饰 张秀英郭 晶 朔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北路梆子《四郎探母》 须生 饰 杨延辉许丽君 临汾市眉户剧团有限责任公司眉户《雷雨》 小旦 饰 四凤曹苏龙 运城市临猗县眉户剧团眉户《守望》 须生 饰 荆宝山李翠玲 长治市文化艺术学校上党梆子《窦娥冤》 老旦 饰 蔡婆余 琴 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 蒲剧《对花枪》 老旦 饰 姜桂芝苏 鹏 运城市蒲剧团蒲剧《李慧娘》 旦 饰 李慧娘王守莲 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民营)太谷秧歌《孟母三迁》 青衣 饰 孟母李彩青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上党梆子《秦香莲》 花脸 饰 包拯武小平 忻州市雁门剧社有限公司(民营)北路梆子《哑女告状》 小旦 饰 掌尚珠武 威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九江口》 花脸 饰 张定边王 婷 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耍孩儿《抬花轿》 花旦 饰 周凤莲刘焕莲 晋中市介休市晋剧团晋剧《村魂》 青衣 饰 李红叶要素明 阳泉市晋剧院 晋剧《清明》 须生 饰 晋文公苏玉生 大同市晋剧院 晋剧《梦断金蝉案》 花脸 饰 包拯谷义侠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折子戏《打焦赞》 花脸 饰 焦赞晋剧折子戏《火神斗白猿》花脸 饰 火神马芳芳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晋剧《审御案》 小生 饰 寇准常巧莉 运城市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 蒲剧《百岁挂帅》 旦 饰 穆桂英武艳艳 晋城市鸣萌艺术团(民营)上党梆子《杨门女将》 老旦 饰 佘太君刘丽丽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富贵图》 小生 饰 倪俊李小燕 运城市新绛县绛州蒲剧团 蒲剧《女婿》 旦 饰 冯秀花董淑花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芦花》 须生 饰 闵德仁宋军亮 高平市上党梆子剧团 上党梆子《大登殿》 须生 饰 薛平贵宋玉萍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 旦 饰 马秋兰刘防震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八珍汤》 老旦 饰 孙树林周文丽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风雨行宫》 青衣 饰 金桂刘秋霞 长治市豫剧团豫剧《吴琠进京》 小旦 饰 李如玉庞樱花 大同市北路梆子传习中心北路梆子《福寿镜》 青衣 饰 胡氏王晓平 山西省晋剧院 晋剧《六月雪》 小旦 饰 窦娥陈景东 运城市王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民营) 蒲剧《情缘》 旦 饰 肖玉珠薛永豪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 晋剧《杨家城传奇》 武生 饰 杨继业刘建雄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 三花脸 饰 佘从阮 晋剧《杨家城传奇》王秀娟 大同市耍孩儿剧种传习中心 耍孩儿《抬花轿》 青衣 饰 王定云 2、话剧、小品、曲艺表演曹翠萱 山西省曲艺团 潞安大鼓《人说山西好风光》 西河大鼓《偷年糕》李文宽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小品《等待阳光》《聊天》董贤喜 朔州市应县文化馆 小品《痒》《相亲》《熬年》 张 星 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话剧《立春》 张 璟 忻州市二人台艺术剧团 小品《形象代言》《一张车票》常 静 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话剧《美丽女孩》小品《战火中的青春》韩 静 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 话剧《美丽女孩》 3、编剧 梁 波 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周长赋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赵爱斌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子金山 孙悦遐 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姚宝瑄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解玉峰 张凤鹃(改编)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安 兰 话剧《美丽女孩》 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张宝祥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 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张喜明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李 治 蒲剧《盐湖往事》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李秀峰 晋北道情《绿色梦》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曲润海 上党梆子《蝴蝶杯》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王勇慧 小品《土豆情缘》《清明上太行》山西省文化厅创作室王永刚 小品《呼唤和平》《山泉水》《闲话生非》山西省曲艺团郭荣先 张耀红 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桑爱平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 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党小黄 眉户《守望》 运城市临猗县眉户剧团张宝祥 张 华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兰万玲 上党梆子《山妹子》 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张喜明 北路梆子《大唐女人》 忻州市北路梆子剧团曹涌波 北路梆子《野史亭》 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魏 强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任晋文 王世强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陈川亮 北路梆子《玉玺恨》忻州市梅琳北路梆子剧团有限责任公司宋 平 武凌翔 晋剧《神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4、导演 石玉昆 孙 昌 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谢平安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李慧琴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崔向英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 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雷守正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王春燕 话剧《美丽女孩》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王兆麟 小品《呼唤和平》《山泉水》《闲话生非》 山西省曲艺团武学文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肖桂叶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张世波 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张树勇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曹运福 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解文广 蒲剧《盐湖往事》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王怀亮 赵景勃 北路梆子《野史亭》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王怀亮 晋北道情《绿色梦》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苗 洁 陈小春 晋剧《神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李慧琴 上党梆子《山妹子》 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王 青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郭林贵 白 兰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吴根邦 闫慧芳 眉户《守望》 运城市临猗县眉户剧团张永太 晋剧《梦断金蝉案》 大同市晋剧院 5、音乐设计 刘和仁 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刘和仁 郑海珍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续正泰 刘和跃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李保青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张智秀 范小军 上党梆子《 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耿玉卿 郭永杰 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徐 磊 话剧《美丽女孩》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杨成迁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李润宽 王小平 晋剧《神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岳永明 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闫建平 蒲剧《盐湖往事》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周建平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刘飞雄 杨成栋 北路梆子《野史亭》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刘飞雄 张银楼 北路梆子《大唐女人》 朔州市北路梆子剧团薛天信 秦红洲 眉户《守望》 运城市临猗县眉户剧团王 厚 陈 璧 晋北道情《 绿色梦》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畅元发 蒲剧《女婿》 运城市新绛县绛州蒲剧团吴宝明 上党梆子《山妹子》 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秦书瑞 李娟娟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李秀荣 上党梆子《蝴蝶杯》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有限公司刘建斌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 6、舞美设计 修 岩 话剧《美丽女孩》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赵国良 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王 睿 岳改云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赵国良 张 朋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徐 明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李眠晓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何礼培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曹永平 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边雯彤 崔虎明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郝斌武 何大鹏 晋北道情《绿色梦》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李 宾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胡 佐 张少辉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周 宏 赵林忠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王 岳 上党梆子《山妹子》阳城县人民剧团有限公司康定杰 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梁素玉 蒲剧《兰梅记》 临汾市蒲剧艺术研究中心 7、灯光设计 邢 辛 话剧《美丽女孩》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刘建中 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刘 贺 王立新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齐仕明 左俊岐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李 岩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李 宾 孙建军 晋剧《杨家城传奇》 陕西省神木县晋剧团秦玉山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兰献平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薛德忠 赵常忠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秦玉山 刘 驾 北路梆子《大唐女人》 朔州市北路梆子剧团尹天夫 索鹏伟 上党梆子《一撇一捺》 长治市上党梆子剧团周建胜 闫保旺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马步远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聂国伟 崔 三 北路梆子《野史亭》忻州市奇芳北路梆子青年团 8、服装造型 蓝 玲 李建荣 京剧《紫袍记》 山西省京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张双苓 院荣林 晋剧《上马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侯红萍 话剧《美丽女孩》山西省话剧院有限责任公司龚 元 晋剧《清明》 阳泉市晋剧院张 宁 高桂花 晋剧《辽国公主》 吕梁市晋剧院王 玲 蒲剧《憨局长还债》芮城县蒲剧线腔艺术研究所成 风 晋北道情《绿色梦》 右玉县晋北道情传习所牛元景 襄垣秧歌《豫让与襄子》 长治市襄垣秧歌剧团闫小红 太谷秧歌《孟母三迁》晋中市太谷县美韵太谷秧歌剧团金 华 王 平 晋剧《大禹治水》 晋中市灵石县晋剧团苗 静 刘红霞 晋剧《神龙》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四、音舞类单项奖 1、声乐 冯晓玲 运城学院音乐系 《潇湘云水》《万里春色满家园》梁 鹏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黄河颂》《卡罗请听我说》毕守伟 太原市歌舞杂技团 《红旗飘飘》《红旗飘扬》杨 杰 太原市歌舞杂技团 《望月》《五哥放羊》崔赵波 临汾市文广新局 《再见了大别山》《父亲》暴红霞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姑娘的秋波》《火把节的欢乐》周艳琴 晋城职业艺术学院 《木兰从军》《美丽家园》高昆峰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一对鸳鸯水上漂》《打酸枣》 吉鹏飞 长治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喀什噶尔女郎》《儿行千里》 王春瑛 阳泉市歌舞团 《芦花》《玛依拉变奏曲》 闫晋玲 太原市高新区生钰艺校《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山里的女人喊太阳》 高 强 吕梁市歌舞剧院 《美丽的吕梁山》《山西牧歌》侯欣强 太原市西山煤电文工团《再见了,大别山》《来香巴拉看太阳》徐海霞 吕梁市孝义市歌舞剧院《不能尽孝愧对娘》《五哥放羊》周 彤 《一杯美酒》《弯弯的月亮》冯晋阳 长治市歌舞剧团 《烛光里的妈妈》《追寻》张泽艳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桃花红杏花白》《小亲的歌》郝国栋 太原市西山煤电文工团 《弯弯的月亮》《你是我的眼》赵 剑 忻州市忻府区文体局 《再见了大别山》《咱老百姓》唐贝贝 阳泉市歌舞团 《不幸的人生》《秋水长天》张红丽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青藏高原》《姥姥哭》 2、器乐刘慧超 临汾市眉户剧团 板胡《春城节日》《红军哥哥回来了》刁 晨 晋城鸣萌艺术团 打击乐《龙舞》《楚汉决战》李高阳 山西省晋剧院 二胡《竹韵》《卡门主题幻想曲》蒋 宁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竹笛《塞上风请》《乡歌》薄永良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唢呐《百鸟朝凤》《山乡春》吴 敬 大同市歌舞剧院 小号《清水河畔》《SATANA》李 超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琵琶《春雨》《草原小姐妹》刘 莉 华夏之根艺术团 钢琴《阿根廷舞曲》《皮黄》宋 娟 山西省晋剧院 晋胡《梨园新韵》《夜深沉》任佳婧 朔州市歌舞团 琵琶《霸王卸甲》《天池》张 璐 长治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笙《灞柳情》《晋调》滑 佳 朔州市歌舞团 唢呐《黄土情》《正月十五闹雪灯》 张 翼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长号《华尔兹第二舞曲》《草原之夜》李 楠 华夏之根艺术团 琵琶《新十面埋伏》《小月儿高》原吉云 长治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琵琶《霸王卸甲》《陈隋》荣 蓉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琵琶《十面埋伏》《陈隋》 贺晓燕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钢琴《杜姆卡》《春舞》王得华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笙《晋调》《灞柳情》崔李娟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双排键《欢乐桑巴》《龙之门》任小贝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打击乐《楚汉决战》《太阳》 张 雪 晋中市文广新局 扬琴《马刀舞曲》《忆事曲》刘守文 孝义市歌舞剧院 唢呐《黄河水情深》《黄土情》李 卓 华夏之根艺术团 唢呐《山乡村》《二人转牌曲》郑 红 山西艺术职业学院 钢琴《大海》《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黄妤君 朔州市北路棒子剧团 唢呐《豫西二八板》《山乡春》贾亚婵 朔州市怀仁县文工团 唢呐《正月十五闹雪灯》《沸腾的黄土地》 3、舞蹈杜月娇 华晋舞剧团 《粉墨春秋》二场“真情难舍”王宇冰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巴基塔》《卡门》俞梦蝶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碧雨幽兰》《家,梅表姐》奥星超 太原舞蹈团 《北望河山》《漠海孤雁》 郭 微 华夏之根艺术团 《哥哥妹妹不大大》《再别康桥》 田 雯 吕梁孝义市歌舞剧院《不败》《月光》 王 乐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春晓三月》《新疆姑娘》 赵利国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再别康桥》《飘》张 鑫 华夏之根艺术团 《夜夜梦》《绣花鞋》张雨星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深宫》《天空》张文辉 柳林县文工团 《漠海孤雁》《大红花》李 娟 华晋舞剧团 《粉墨春秋》二场“青梅竹马”吕建飞 华晋舞剧团 《粉墨春秋》二场“青梅竹马”李永峰 太原市歌舞杂技团 《封剑》《逼上梁山》薄玉洁 太原舞蹈团 《天地之爱》《水中草》吴腾波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戏迷新创》《棋魂》 白 丽 朔州市歌舞团 《女儿嫁》《春闺梦》 孙思慧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洛神》《夜夜梦》王飞旭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 《家,梅表姐》《哎呀,我的哥》马国艳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 《赵一曼》《点绛唇》 4、编导 舞蹈编导张右铭 张志君 群舞《走四方》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赵 霖 群舞《卿卿》 太原师范学院舞蹈系王 宇 群舞《祈雨》 吕梁市民间艺术团蒋 楠 群舞《力量》杂技编导卫建勇 杂技《吊环》《柔术》 太原市歌舞杂技团 5、节目 群舞《锁风沙》 山西省歌舞剧院 群舞《踩跷》 华晋舞剧团群舞《水袖》 华晋舞剧团群舞《髯口》 华晋舞剧团 6、剧目创作类导 演 牛宝林 侯建军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舞美设计 崔春明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灯光设计 王瑞国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指 挥 梁 君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 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服装造型 王晓帆 张 亮 山西省歌舞剧院有限公司音乐会《歌从黄河来——山西经典民歌交响音乐会》作 曲 王京荣 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歌曲《杨门女将》 五、特别提名奖 1、服装造型 贺林燕 蒲剧《盐湖往事》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 2、指挥、司鼓 闫振飞 豫剧《吴琠进京》 长治市豫剧团 3、乐队伴奏奖晋剧《巴尔思御史》 山西省晋剧院 六、组织奖山西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山西艺术职业学院太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长治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运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晋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忻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晋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吕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朔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晋城:经典移植剧目《哑女告状》开排
5月19日下午,市上党梆子剧院结束新一轮下乡演出,按照工作安排开始组织排练移植剧目《哑女告状》。该剧移植自淮剧,是一部悲剧色彩浓重的正剧,讲述异母兄妹三人为爱纠葛而采取极端报复的悲惨故事,最终得以善恶果报,美满天成。编剧,王健民、单弦;导演,王青(一级导演);作曲,李秀荣(一级作曲)。剧中掌上珠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陈素琴饰演,掌赛珠由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二级演员成静云饰演,陈光祖由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郑法根饰演。预计6月上旬完成排练,6月下旬搬上舞台与观众见面。 近年来,市上党梆子剧院按照“一年一部传统剧目(恢复、移植老戏),三年一部新创剧目(新编、改编大戏)”既定目标,扎实开展艺术创作生产,2013年荣获山西省艺术创作生产先进集体。该剧搬上舞台,将进一步丰富下乡演出剧目,推出新人、新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上党戏迷要上央视舞台
本报讯记者常敏丽报道:记者从我市上党戏迷协会了解到,7月初,上党戏迷协会的戏迷们将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一鸣惊人》栏目录制,目前正在紧张排练中。 为了展示地方戏曲,宣传和发扬上党戏曲艺术,进一步开阔戏迷眼界,促进戏迷票友演唱水平,市上党戏迷协会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11套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栏目。此次赴北京参赛,拟组织两组选手参加,一组为“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代表队,一组为“中国上党戏曲网”网络代表队。根据栏目要求,两组将在“自报家门”、“粉墨登场”、“戏外有戏”三个环节进行比赛。所选唱段除典型的地方特色外,还有不少的古戏新唱选段,网络队的戏曲小品《新愚公移山》唱的是“太行神”和“王屋神”状告愚公的故事。 据了解,市上党戏迷协会成立于2008年6月5日,他们致力于宣传上党戏,展示地方戏曲魅力。目前已有会员500多人,网络会员则达到16000多人。今年1月中旬被邀参加山西电视台“走进大戏台”戏迷擂台赛,连续6天拍摄了8场上党梆子专场。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信心十足地说:“此次进京比赛,所有参赛选手都是咱晋城戏迷,没有专业演员。目前,所有曲目都在紧张排练中,预计7月初参加节目录制。” 来源:太行日报
泽州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泽州四弦书公益培训
本报讯(记者 关云 摄)5月18日,在泽州县文化馆三楼,50多名学员在学泽州四弦书。泽州四弦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为此,泽州县文化馆组织开展了泽州四弦书公益培训。
河北多措并举支持转制院团发展
本报讯 (驻河北记者李秋云 实习记者杨国勇)为支持转制院团发展,促进全省演艺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河北省文化厅近日会同河北省委组织部、河北省委宣传部等11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文化部等九部门〈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 在政策扶持方面,该《意见》提出要落实转制院团土地使用政策,加大财税扶持力度,加大演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支持文艺演出院线建设和改善院团排练、演出条件;在院团自我发展能力建设方面,要求规范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增强转制院团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培育骨干演艺企业,扶持中小转制院团健康发展;在支撑体系建设方面,提出要完善工商登记注册服务、鼓励各类资本投资演艺业、积极发展中介组织、加强转制院团党组织建设和为转制院团提供人才支撑。《意见》明确指出,将转制院团纳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范围,中央和省设立的其他有关专项资金和基金,符合条件的,通过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转制院团发展和创新项目,鼓励和引导转制院团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意见》还制定了支持转制院团人才培养的明确规划:从2014年起,在5年内采取政府专项资金补助、院团支持和个人分担相结合的办法,实施“1123”人才提升和培育工程,即每年培训编创人才100名、管理人才100名、市场营销人才200名、演艺人才300名。 来源:中国文化报
全国地方戏(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好戏连台
本报讯 (驻江苏记者王炜)5月9日,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在南京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出席开幕式,并观看了展演首场演出——苏州滑稽剧团新创滑稽剧《探亲公寓》。 第四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由文化部主办,南方片展演由文化部艺术司和江苏省文化厅承办,以南京为主会场,苏州、常州和盐城为分会场,将于6月10日在常州闭幕。展演集中南方15个省区市的25台精品剧目,其中有19台剧目为去年评出的“全国地方戏创作演出重点院团”的新创剧目,涵盖越剧、黄梅戏、梨园戏、川剧等南方17个代表性剧种,另有6台为江苏省选送的优秀剧目,包含淮剧、扬剧、锡剧、淮海戏4个江苏主要剧种,充分展示了南方片各剧种的艺术特色和最新艺术成就。 第四届全国地方戏(北方片)优秀剧目展演已于5月5日在北京启幕。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上党落子唱响六十年
山西新闻网长治讯 5月9日晚,纪念长治市落子剧团建团六十周年演出专场在潞安剧院举行,长治市戏曲名家郭明娥等登台献艺,演出上党落子《灵堂计》《智取威虎山》等曲目受到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该团成立于1954年6月,以胜利剧团的上党落子演员与潞城大众剧团的演员组建长治专区人民剧团二分团。六十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上党落子传承人的探索创新、言传身教、精雕细琢,使这一古老剧种绽放异彩。(韩朝峰 摄)
上海沪剧院开沪语班
由上海沪剧院联合新民网共同开办的沪语训练营“少儿班”上周末推出试听课,吸引了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前来。据介绍,沪语训练营“少儿班”计划通过12课时的情景学习,让孩子们自信地讲沪语,了解上海文化、热爱上海。 试听课现场,带教老师沪剧演员徐蓉通过上海话儿歌接龙、音乐赏析等形式教孩子们充满自信地讲上海话,与其他孩子互动游戏,孩子学得十分起劲。
首部戏曲动漫舞台剧在京演出
本报讯 (记者王立元)国内首部农村戏曲动漫舞台剧《跑旱船》日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演出。该剧由中国戏曲学院和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政府联合创排,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演出。 2006年,财政部、文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将动漫舞台剧列入动漫产业范畴;2008年,文化部在《关于扶持我国动漫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动漫舞台剧作为动漫产业重点扶持的项目之一。 《跑旱船》历时两年创作完成,该剧语言幽默、表演滑稽、唱腔优美、形式新颖,具有浓郁的菏泽地方特色。承担演出任务的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也成为目前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的唯一县级剧团。 来源:中国文化报
蒲剧《山村母亲》再进京
本报讯 (记者王立元)5月1日,由山西省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蒲剧表演艺术家景雪变担任主演的蒲剧现代戏《山村母亲》在北京国家大剧院上演。这是该剧第三次进京演出。 《山村母亲》讲述了自幼丧父的全宝由母亲豆花养大并考上大学。为找工作,他假称父母双亡。婚后生子,母亲又以保姆身份上门照料,受尽委屈和辛劳。在亲家母的刁难下,母亲欲归,全宝不顾一切地认母,全家终得团聚。 该剧曾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已在全国各地演出超过1400场。 来源:中国文化报
河北梆子进校园公益活动开锣
本报讯 (驻河北记者李秋云 通讯员王天译)5月5日,由河北梆子戏友会发起,河北科技大学、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河北梆子戏友会联合主办,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北有限公司石家庄分公司冠名赞助的“中国移动·河北梆子进校园”公益活动拉开帷幕,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原创剧目河北梆子《孟姜女》作为开锣戏在河北科技大学演出,随后还将在河北省10所至15所大中专院校进行不少于10场的演出和专题交流讲座。 河北梆子《孟姜女》由河北艺术职业学院戏剧系主任、梅花奖得主彭蕙蘅联袂梅花奖得主雷保春,国家一级演员陈宝成、常春生担纲主演。据主办方有关人员预计,每场演出将有不少于2000人观看,500人以上参与讲座和互动学习,以提高河北梆子在青少年中的认知度,增强传统文化审美情趣,播撒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种子。 来源:中国文化报
晋戏协“文化下乡-走进秦庄”
4月15日,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2014文化下乡•走进秦庄”戏迷票友演唱会在泽州县高都镇秦庄村如期上演,并取得圆满成功。 虽然演唱会还未开始就下起了雨,但秦庄村的观众热情高涨,大多数戏迷冒雨坚持看完了整场演出。本次演唱会持续了两个多小时,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不仅包括了上党梆子各个行当的经典唱段,还有《见皇姑》和《探窑》两个折子戏,让戏迷朋友们过足了戏瘾。演出过程中,台下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秦庄村的戏迷朋友用他们最朴实的方式给予了演员们最热烈的支持。最后,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的两位演员成静云和赵德红两位老师,把演唱会推向了高潮。 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成立近六年来,一直坚持“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上党戏曲”的宗旨,为上党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的宣传和普及工作,除了每周六的戏迷演唱活动,协会每年都要在市区广场举行戏迷演唱会,近年来,又多次走进工厂、社区和乡村,为弘扬和宣传上党戏曲做了不懈的努力。本次戏迷票友演唱会的举行,不仅为秦庄村的乡亲们送去了精神食粮,进一步扩大了上党戏在乡村的影响,同时也使会员们得到了锻炼,有利于促进大家演唱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张红君深入市上党戏迷协会调研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4月14日下午,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兼市上党戏剧研究院院长张红君深入市上党戏迷协会调研,就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协会领导班子及戏迷代表座谈。座谈中,张局长对协会五年来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特别是对协会2013年被评为“全市性5A级社会组织”,中国上党戏曲网连续5年蝉联“晋城市十佳网站”等工作表示祝贺。同时要求再接再厉,戒骄戒躁,在工作中发挥团体优势,积极建言献策,为上党戏曲传承和发展提供群众基础。随后,联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分析了当前新的文化形势,通知了今年几项主要戏曲赛事,认真征求了戏迷协会及戏迷代表对文广新局和戏剧院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开展教育活动的意见、建议。
晋城:文化下乡-名家名票演唱会在东刘庄举行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文化下乡——名家名票演唱会精彩呈现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之际,4月2日下午,由晋城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市戏剧家协会、市上党戏迷协会承办的“文化下乡——名家名票演唱会”在泽州县高都镇东刘庄村精彩呈现。 市文联主席贾大一现场观看演出,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演唱会上,来自市上党梆子剧院、城区鸣凤剧团的5名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及6名山西省戏剧“杏花奖”获得者倾情献唱,梆子二黄同台,清唱彩唱共演,精彩的演出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每一位观众,不时博得阵阵掌声、叫好声。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演员,舞台上还有在《走进大戏台》、《我爱上党戏》栏目中脱颖而出的知名戏迷票友,他们也一展金嗓,为观众献上了一段段几近完美的唱腔,获得观众的啧啧称赞。 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 陈素琴 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副院长 郭孝明 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副院长 张爱珍 国家一级演员 梅花奖获得者 吴国华 张保平 据了解,此次演唱会主题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旨在发挥团体优势,践行群众路线,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的工作作风,为我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创新形式、巩固成效。
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将在郑州市举行
从河南省文化厅获悉,第三届中国豫剧节将于2014年3月31日至4月10日在郑州市举行。本届豫剧节共包括18台剧目34场演出,实行低票价发售,并通过媒体和剧场推出部分公益票,与此同时,主办方还将通过大河网等网络媒体进行抢票活动。 第三届豫剧节3月31日举行 共演出34场 本届豫剧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省文化厅、郑州市人民政府、河南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共同主办,由河南豫剧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郑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承办,河南泽华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 据统计,全国文化部门直接管理在编的豫剧表演团体就有220多个,覆盖面包括台湾省在内的13个省、市、自治区。由文化部艺术司和河南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豫剧节于1997年10月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新疆、四川、甘肃、陕西、山西、山东、河北、湖北、安徽、江苏等18个省市的豫剧院团踊跃参加。2011年9月,文化部艺术司和河南省文化厅再次联合在郑州市举办了第二届中国豫剧节,共有来自新疆、甘肃、四川、陕西、河北、山西、湖北、安徽、山东、江苏、台湾、河南等12个豫剧流布省份的20台豫剧剧目参评或展演。本届豫剧节始于上届间隔三年之后的第三届。 本届豫剧节的主题是:“豫剧的盛会,人民的节日”。本届豫剧节共邀请到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江苏、四川、新疆、台湾等10个省(区)的豫剧团和我省的优秀院团共11个省、18个演出院团参加,3月31日至4月10日,在河南省郑州市的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省人民会堂、郑州艺术宫、郑州青少年宫、英协剧院、儿童影剧院、铁路工人文化宫、香玉大舞台等8个场馆共演出34场。 提升现代剧比例 为豫剧爱好者提供4万个座位 据河南省文化厅副厅长董文建介绍,本届豫剧节共包括18台剧目34场演出,将评选出团体奖(“优秀剧目奖”、“剧目奖”)、表演奖(“优秀表演奖”、“优秀青年表演奖”)和中国豫剧发展贡献奖共三个奖项。“为充分了解三年来豫剧在全国的生存现状和各省市在豫剧发展、创作生产方面的经验,在豫剧节举办期间,还将举行由全国各豫剧表演团体、省级文化厅代表参加的中国豫剧发展座谈会。”董文建说。 文化厅艺术处处长闫敬彩告诉记者,此次演出共分34场,为豫剧爱好者提供4万个座位,其中18台剧目中包括现代剧9台,新编历史剧5台,传统剧4台。说起此届豫剧节与以往的不同,闫敬彩表示“为大力推广现代剧,省宣传部决定将现代剧目在总体剧目中所占比率上升至50%,并为响应节俭办会原则,第三届豫剧节举办时间从原先的15天缩短至11天。” 推出三档低票价 公益票为主要发放渠道 闫敬彩还介绍,为践行群众路线,保证社会效益,本届豫剧节将实行低票价并通过媒体和剧场推出部分公益票,主要面对残疾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现役军人和60岁以上老年人等,凭相关证件领取,其中公益票将作为主要发放渠道。 “所谓低票价,是指每场演出将推出票价为10元、30元、50元不等的惠民票。与此同时,此届豫剧节将首次尝试在中演票务网上进行售票,全国戏迷可拨打4008183333进行订票,承诺一张票也送票上门。”闫敬彩说。 第三届中国豫剧节演出安排表 演出剧目 演出时间 剧场 参演剧团 《魏敬夫人》 3月31日19: 40 4月1日20: 00 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 河南豫剧院一团 《妈妈去哪儿》3月31日19: 40 英协剧院 济源市戏剧艺术发展中心 《琵琶记》 4月1日14:30 4月2日14:30 郑州艺术宫 郑州市豫剧院 《吴琠晋京》4月2日19:40 4月3日14:30 儿童影剧院 山西省长治市豫剧团 《亲爹亲娘》4月2日19:40 4月3日14:30 英协剧院 湖北省豫剧团 《打金枝》4月3日19:40 铁路文化宫 邯郸市东风剧团 《红楼梦》4月3日19:40 4月4日14:30 郑州市青少年宫 江苏省梆子剧团 《儿牵娘心》4月4日19:40 4月5日14:30 河南省人民会堂 西安市豫剧团有限责任公司 《穆桂英挂帅》4月4日19:40 4月5日14:30 郑州艺术宫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 《圣水河的月亮》4月5日19:40 4月6日14:30 儿童影剧院 济宁演艺集团山东梆子有限责任公司 《芝麻官下江南》4月5日19:40 4月6日14:30 英协剧院 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 《父亲》4月6日19:40 4月7日14:30 铁路文化宫 四川省豫剧团 《石榴花儿红》4月6日19:40 4月7日14:30 郑州市青少年宫 安徽省淮北市豫剧演出公司 《杨开慧》4月7日19:40 4月6日19:40 河南艺术中心大剧院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河南金凤凰豫剧团 《女人是座山》4月7日9:30 香玉大舞台 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 《陈三两》4月7日19:40 4月8日14:30 郑州艺术宫 聊城市豫剧院 《天山人家》4月8日19:40 4月9日14:30 儿童影剧院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豫剧团 《刘姥姥》4月9日19:40 4月10日14:30 河南省人民会堂 台湾豫剧团
文化部与北京市共建中国戏曲学院
本报讯 (记者罗云川)3月20日,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建中国戏曲学院协议在京签署,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北京市副市长杨晓超分别代表双方在协议上签字。 根据协议,文化部支持中国戏曲学院发展的重点工作包括:加强对中国戏曲学院在文化政策、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等方面的指导,将高等戏曲艺术教育纳入全国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指导中国戏曲学院制订战略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引导其结合实际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确定人才培养规模和培养规格;协调推动中国戏曲学院与文化部各司局及所属戏曲院团、研究机构、社会团体搭建产学研桥梁,共建协同创新平台;指导和支持中国戏曲学院进行人才培养工作,将中国戏曲学院纳入文化部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整体规划进行统筹考虑等。 北京市将把中国戏曲学院纳入非遗传承与人才培养的整体规划,对中国戏曲学院开展的“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等各类戏曲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重点支持;为中国戏曲学院申报重大文化建设项目、重大科研课题和以“梅兰芳艺术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基地建设提供经费、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支持中国戏曲学院参与北京市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将中国戏曲学院各方面专家学者纳入艺术教育、艺术创作、文化产业、文化交流与传播等领域专家库,为北京市文化发展提供专业人才支持。 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院校,是原文化部直属的高等艺术院校之一。2000年,中国戏曲学院划归北京市政府管理。 来源:中国文化报
首家“堂会式”昆曲场所亮相
南宋御街,新开了一家集餐饮和昆曲演出的场所,名叫“御乐堂”。日前,一场高规格的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这一“堂会式”的昆曲演出。为什么说规格高呢?台湾知名文化人林谷芳、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汪世瑜、浙江省昆剧团团长林为林都到场为其助阵,现场主持人,是原央视的著名戏曲节目主持白燕升。 这是杭州,乃至浙江首个以堂会的方式,让人近距离体验昆曲魅力的场所,每场演出只容纳66位观众。与其独特观演方式一样引人关注的,还有它的价格:最低票价580元,平均票价800元!这样的价格水平,甚至比一线巨星在杭州开个唱都要高了,它会被杭州人接纳吗? 亲身体验:很近,很雅,很新鲜 发布会开始之前,主办方先安排了这个场所的演出剧目:体验版《牡丹亭》的其中两出戏,给大家观看。 中山中路62号,御街中一幢保护建筑的三楼,经过修缮,始建于1925年的危旧建筑内部已焕然一新。观众前方的戏台不大,约三十平方米,观众后方有一个小亭子,这个亭子也是演出的一部分,昆曲演员会在观众前后左右穿行,实现零距离可触碰的演出。 表演团队来自浙昆,扮演柳梦梅和杜丽娘的主演,都是台柱级别的。堂会演出的特点,就是完全不用麦克风或者扩音器,全凭一把嗓子。据业内人士介绍,离头排观众只有三四米的演出,对演员的压力是极大的——杜丽娘现场抛个媚眼,都有可能被不合时宜的一个手机铃响给吓回去。 现场还安装了多块液晶显示屏,同步滚动昆曲繁复雅丽的唱词,甚至还有英文翻译。 客观地说,在一个装修传统而雅致的环境中,如此近距离地观看昆曲,即便是对传统戏剧一点不感兴趣的人,也会有无法拒绝的新鲜感。 票价很贵,据说目前卖得不错 据御乐堂总经理戴志清介绍,这个昆曲表演场所的一楼和二楼餐饮部分,其实消费不高,人均50元左右,但它的三楼昆曲演出,定位就不一样了——580元最低,1280元最高,平均票价在800元左右。目前,这个场所的昆曲演出主要针对两类人群:商务宴请,以及高端旅游市场。 现在的安排是每周两场,演出时长1小时40分钟左右。“要实现最好的观演感受,观众人数一定不能多,66个座位绝对不加座,考虑到各方面演出成本,票价也就低不下来。”戴志清说道。 其实,自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炮而红以后,“百戏之祖”的昆曲,就一直走高端路线,偏偏几百上千元的票价,卖得反倒比赠票满天飞的本土越剧要好。 据悉,这个昆曲堂会场所,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北京的做法,据说北京那边票价更贵——最高一张票能卖到1980元,还供不应求。御乐堂目前已经开始试演开票,5月3日之前的场次,已经没票了。 两年内只做《牡丹亭》一本戏 根据计划,今后一两年内,只做体验版《牡丹亭》这一本戏,并不断征求名家和观众的意见,将其改进完善,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多位昆曲名家的认可。 汪世瑜说,他唱了一辈子《牡丹亭》,参与创作了青春版《牡丹亭》,现在为堂会版的《牡丹亭》出力,自觉现在这个版本,对推广昆曲益处很大,“杭州是昆曲发祥地之一,浙江承担着复兴昆曲的梦想和责任,《牡丹亭》就是发生在南宋杭州的爱情故事,在御街上进行表演,是非常相得益彰的。” 林谷芳和白燕升则不约而同地将看昆曲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认为享受昆曲是一个现代人在浮躁现实中,“找到灵魂回归身体”的一个途径,而体验版《牡丹亭》将会起到“灯塔效应”。 在合作前期,御乐堂和浙昆表演团队确定了总数为100场的合作,之后会根据市场情况再行决定是否继续。(作者:廖旭钢)
山西举办“一周一剧”观摩学习活动
本报讯 (驻山西记者杨渊 通讯员李海涛)从3月初开始,山西省文化厅每周二下午都会集中学习观摩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目,包括川剧《金子》、舞剧《红梅赞》、话剧《生命档案》、越剧《陆游与唐琬》、京剧《贞观盛事》、秦腔《西京故事》等110余部,此活动将历时两年。厅机关、省直院团编导人员、理论工作者等参加观摩学习。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所长李岗表示:“借助现代化传媒手段的学习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可以进行反复观看、对比观摩、集中讨论、系统梳理精品创作经验等延伸学习,简洁方便、见效快,为全省艺术创作和研究业务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杨俊:传统戏曲要养一批放一批扶一批
脱下戏服的杨俊,戴着黑框眼镜,穿着牛仔衬衣,干练中透着优雅,这是她作为著名黄梅戏演员的另一面。 谈到这两天的感受,她说:“最累的是眼睛和耳朵。”身为全国人大代表,她在昨天的小组会上,向大家证明了可以“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她对传统戏曲走向市场提出的建议,发人深省。“文化体制改革不能一刀切,以地方戏曲而言,我建议要养一批、放一批、扶一批。”杨俊说,像汉剧这样为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巨大贡献的剧种,需要养起来,传承保护;像黄梅戏这样有一定市场基础的剧种,可以放其发展;像楚剧这样有一定群众基础但走不出湖北省的剧种,需要扶一把。 从一个黄梅戏演员到现在分管楚、汉、黄梅戏三个剧种的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上任大半年的杨俊说自己还处在亢奋和恐慌期,没时间疲惫。从艺术家转到管理者,她说牺牲肯定有,收入少了,给舞台的时间少了,压力却大了。比如来参加两会,既是学习的机会,更是为地方戏曲鼓与呼的机会。“戏曲是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它不该消亡。昆曲、越剧成功的例子也证明,只要找对道路,一样能受市场肯定。”作为黄梅戏“五朵金花”中唯一仍坚守舞台的人,杨俊还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湖北地方戏曲的市场之路。
太原非遗中心主任王鼎拜访曲润海、郭士星
日前,太原市非物质文化中心主任王鼎,拜访原文化厅老领导曲润海、郭士星,就非遗保护方面的情况向两位专家求教,请两位老专家对非遗保护提出宝贵的建议和必要的指导。 原文化厅副厅长郭士星提出,太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有很多可以挖掘、保护、传承的民间艺术,也有一些民俗面临的消失,如不加以重视,全有更多的传统文化流失,你们的担子很重,压力也不小。做什么事情必须用心去做,一定要有头有尾。太原还有一批老艺人,也要抓紧把他们的资料保留,不论是文字、录像、口述等方式,越早越好,眼看他们风烛残年,不早动手,就没有时间了。要组织一些传承剧目的整理,这些老艺人还能说能讲,把他们个人艺术特色,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 曲润海提出,有些老艺人还没有成为非遗传人,但他们却为文化传承做了贡献,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新一代的艺人的成长。还有就是现在非遗的传承人却大多不是学院教师,如果有一个讲课教学的平台,让这些非遗传承人把自己的拿手绝活和高超技艺,传播给更多人,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不会流失。非遗要以动态保护为主,也必要组织一些比赛和艺术推广和推介。虽然是好的艺术也要宣传推广,艺人自身也要重视宣传。
上一页
1
2
...
9
10
11
12
13
14
15
...
53
54
下一页
共 1068 条
备案/许可证号: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