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人物简介
当前位置:首页>人物简介
赵引弟
发布时间:2021-09-27 11:43:08
来源:
编辑:

    赵引弟(1883-1962) 女,晋城县(今泽州县)东四义村鸣凤班班主史寅恭之妻,史廷秀之母。娘家在本县黄麓坡村。上党梆子戏班女班主。一生参与和主持鸣凤班事务达35年。深受班内人士爱戴。

    史寅恭于宣统末年从族婶处接受来鸣凤班,在他苦心经营的四年间,赵引弟实际是丈夫的“首席参谋”。她不仅要协助丈夫选任掌班、择聘艺人,还以自己的热情、机敏,广泛地和艺人联系感情。她为人慷慨,心肠火热,每逢艺人赶戏路过四义,总要热情款待,逢年过节,也不忘给艺人们送去应时食品。四月八的油炸角,她提上一蓝,到艺人的卧铺前,每人的碗里给摆上两个;年底搁班,无家可归的艺人可以在她家三个月两个月的闲住(曾任掌班之阎发生和曾任大衣箱之田三孩,都曾在她家久住)。这样,就使她在艺人中享有崇高威望。

    史寅恭逝世后,儿子年幼,32岁的赵引弟毅然挑起班主重担。在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女人,涉足社会,是很不方便的。但她在16个年头里,外靠社会力量(依靠村里的社首和村长,依靠城里会馆五聚堂班头),内靠领戏掌班(鸣凤班掌班多是在团多年,忠厚可靠,有领导才能的),有了问题及时解决。有两次事故都关系到鸣凤班的存亡,由于她作事迅速果断,都安然度过。一次是几个主要艺人被别的班挖走,留下的人开不了戏。赵引弟马上请来陈发囤的窝徒班,重振旗鼓,使戏班面貌焕然一新。走了的人又自动返回。另一次是班内分成两派,她调解无效后,就说服要走的一派艺人中能留的留下来,使戏班能够照常演出。其子史廷秀成人后,随班管理事务。她才“退居二线”。有了疑难之事,儿子还派骡马来请妈妈到戏班,实际上她成了一个“高级顾问”。她的领导魄力和领导艺术是远近驰名的。

    赵引弟作班主所以能井井有条、卓有成效,是由于她了解艺人,熟悉戏曲,她是一个真正的内行。平时戏班在附近演出,她每场必到,场场不误,上看艺人表演,下听观众反映。看出或听出那个艺人有了毛病,她就把他叫到跟前善意提出,使其改正。她特别重视自己班的流派特色。一次,艺人曹月孩表演中走了另一流派的台步,她就和他说:“孩,你那走法是跟谁学的?咱鸣凤班不兴这个!”她反对艺人作低级的表演。有两个艺人在演夫妻安歇进入幔内,用手颤动大幔。赵引弟告诫他两个说:“你进了幔里,就是成了亲了,揪那大幔做什么?以后不准这样!”艺人们一听“老东家”传唤,就知道是自己什么地方出现了纰漏。不过,“老东家”的话一般都是中肯的,并且和颜悦色说清原委,不由你不心服。

    这位驰名一时的女东家为戏曲事业操劳一生。逝世前,几个鸣凤班老人自愿集资为她购置寿木寿衣。他逝世后二、三十年,老艺人回忆起来,仍是满怀敬佩之情。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