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再创新遍章 向党献厚礼(泽州秧歌)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51
来源:
编辑:

    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和农村换届选举即将结束,我本着以人为本、和为善,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观,爱祖国、爱人民、爱家乡,趁“夕阳红”有生之年,让农村古老的文化遗产发扬下去,永葆青春,不惜一切代价把它编好,写出,使领导过目,早日登网。

上场来自编自演自己唱,
十字腔干棒秧歌表家乡。
家住在泽州县大阳镇上,
王银法翟沟村有我家乡。
爱文艺于属相金鸡报过,
论寿辰快七旬还差二春。
本以为退休后该享清闲,
却为了非遗产重拿笔写。
跑旱船踩二桥八音会有,
逢过节于庙会一直不闲。
翟定土吹锁呐多才多艺,
两管笙完根德孩左右应合。
孟铁炉掌鼓板眼色周到,
王麦定敲铜锣撂得最高。
围观人不住的拍手叫好,
二黄曲老各板三呀不调。
翟沟村在过去很有名望,
唱秧歌几十里谁可阻挡。
平日里与农闲周边就唱,
北大片半决赛巴公公社。
年终评晋城县三个赛场,
窑北场文化宫最后礼堂。
曾记得闹剧团心情激动,
起五更搭半夜手脚不停。
白生产夜排戏双管齐下,
吃不好睡不醒身体欠佳。
现如今回想起十分可怕,
学不会就如同盲人对蜡。
万般事开头难情真不假,
若学会就如同登楼玩耍。
赠锦旗一面面随风飘扬,
晋城县二等奖挂在中场。
秧歌剧大本头名不虚扬,
珍珠塔抄齐府还杀灵堂。
连走雪审杨氏一同禀上,
还婚配玉泉山八本团圆。
有许多小得戏我也禀过,
先藏楼后杀楼最后杀店。
玩花楼闹上房五子哭坟,
相礼敬马差别回门换妻。
抓壮元偷南瓜三夫吵牙,
演昧亲嘲庭里三怕老婆。
好得戏它足有十四五个,
还有些没头尾闹不明白。
有好多老艺人下世去了,
历代戏好剧目无有演员。
老中青三结合听我表过,
有三驴并一骡首代名演。
王完根孟顺安五牛有过,
宋水替孟雪小换究堆同法。
常东孩晁根金才顺也到,
晁月富翟铁孩法旦顺炉。
王戌保定二弟兄才居也到,
那时候剧团内数我最小。
我以后剧团内加人不少,
孟桂花翟双铁补堆圪枣。
孟乐屎贵二弟兄小三到,
孟麦补换姐妹两青花莲花。
翟落锁于海富干部当过,
全都为秧歌会做过贡献。
有捐款有捐物什么都有,
通折成人民币一大开销。
买行头制家伙外场设备,
一刹时剧团内旧貌换颜。
从新起到衰落近一世纪,
在这里我不能一一表达。
每三天五场戏为一段落,
刚躺下暖热铺又得重挪。
换台口贴戏报藏楼首选,
唱此剧是我团拿手秧歌。
父庄正嗓子好久经锤炼,
宋水替扮妖婆杀气冲天。
孟雪换扮姑娘众人所见,
人俊秀吐字清柔软曲折。
崔究堆扮作山粗中有稳,
台上唱台下看鸦雀无声。
定巧计夫对唱各表有理,
无奸情定把您母子活拔。
三击掌打赌后鼓板有眼,
有拍手有叫好赞声不绝。
所有的在场人精神大作,
带表情心激动喜怒哀乐。
虽然说有设备一切从俭,
于现代来相比天地之别。
我父亲无文化唱词最多,
暗地里下苦功牢记心间。
他一身爱文艺喜好耍乐,
剧团内任团长选票最多。
旧班头学唱戏拳打脚踢,
有严师出高徒货真价实。
人世间公理论谁都知道,
老艺人场场出还嫌不多。
遗憾的好唱词没有录过,
精彩面好剧照无留人间。
非物质遗产事出力不小,
文革期差一点把他斗倒。
说什么封资修受毒不小,
破四旧立四新无有功劳。
现如今非遗产不可失望,
只可恨四人帮丧尽天良。
有好多优秀剧不让演唱,
农村的好剧种打入冷藏。
欣喜得这代人也都会唱,
若不然它将会失种灭绝。
顺自然半世纪它将以过,
连本戏大本头搞不完全。
小得戏一圪堆前后接连,
即有头又有尾完好无缺。
查资料找节单一同聚过,
有戏迷有厚客支援更多。
这就叫众人打柴火焰高,
巧媳妇无米不能把粥熬。
经整编藏楼剧五子哭坟,
相礼敬闹上房回门换妻。
还有那偷南瓜三怕老婆,
在不久它将会网上刊登。
现如今我搞到得戏八个,
有一个新编剧还未审编。
继祖业学父唱传承后人,
使物质非遗产永葆青春。
谁想学到网上亲自查过,
中国网上党剧谈得明白。
查不到别着急请人指教,
学不会我还可亲自教学。
继遗传非物质一帮到底,
再重审非遗产永葆青春。
“夕阳红”我将尽最大努力,
创条件找单位重新出演。
从历史到现在为一段落,
望观众多留下宝贵意见。
话不过说回来谁肯去演,
靠农村搞改革收入太浅。
前辈人搞创作很不容易,
后代人来演出问题太多。
从思想到认识几代分化,
老年人与晚辈心情不合。
你说好他说坏光看富面,
咱说东他搭西时代不隔。
知人面不知心皮各千丈,
知人生不知死胡度时光。
有生年我再把余热来放,
他总比人死后带走要强。
若有识之士人把它观望,
招商引资搞演出后人分享。
这就叫一代一代传下去,
使非物质遗产永放光芒。

山西晋城大阳翟沟 王银法
2012年2月8日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