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新闻
全国戏曲专家在京纵论《打金枝》
发布时间:2021-09-27 15:14:28
来源:
编辑:
    (据山西新闻网 09月01日)

    一致认为,该剧久演不衰贵在“浅进”二字

    本报北京8月31日电(记者李晓芳)今天上午,“梅花版”晋剧《打金枝》座谈会在中国戏剧家协会举行,祝贺“梅花版”晋剧《打金枝》在京首演成功。专家一致认为,该剧久演不衰,贵在“浅进”二字。其和谐团结的主题今天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著名戏曲理论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郭汉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龚和德,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季国平,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曲润海,中国戏曲学院原副院长赵景勃,北京河北梆子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刘玉玲,中国戏剧家协会梅花奖艺术团常务副团长赵承燕,著名戏曲专家王蕴明、薛若琳、庚续华和安志强等在座谈会上发言。《打金枝》剧组主创人员及我省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打金枝》的两位主演王爱爱、田桂兰出席座谈会。

    专家们认为,《打金枝》久演不衰,贵在“浅进”二字,即雅俗共赏,贴近生活。

    1952年晋剧《打金枝》参加了全国首次戏曲汇演夺得大奖,今天演出仍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梅花版《打金枝》创意好。该剧整合晋剧梅花奖演员队伍,名角强强联合,强势出击,更高程度张扬了“梅花奖”的艺术含量,使整场戏处处有亮点,观众场场有期待。戏曲艺术是生命与生命的对接传承,晋剧艺术后继有人。梅花版《打金枝》令人欣喜,在谢涛、史佳花、苗洁、成凤英、胡嫦娥、武凌云6位梅花奖演员的身上,可以看到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平等老一辈晋剧表演艺术家的影子,也可以看到他们大胆的创新与突破。同时,专家们希望该剧在音乐、唱腔、灯光、舞美设计等方面,删繁就简,摒弃豪华,还原戏曲本真。

                                                                         来源:山西日报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