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新闻
京剧艺术是种修养
发布时间:2021-09-27 15:14:30
来源:
编辑:

    昨天下午,京剧名家、著名程派传人、梅花奖获得者迟小秋,登上鉴真图书馆《扬州讲坛》,主讲《京剧艺术的三大美学特征》,台上台下亲切互动,现场“亮嗓”。

  为什么京剧艺术历来有国粹之美誉呢?因为它能准确而完美地体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精神,体现道德价值观念,体现唯美、浪漫、写意而空灵的东方“歌剧”。京剧艺术陶冶人的情操,追求意韵、意境,所以说它是写意的艺术,是超时空的。

  京剧是一门夸张的写意艺术,京剧服装是夸张的写意服装,它不受现实生活中一般逻辑的规范和限制;而是运用象征、变形等夸张手段,设计各类人物的服装,服务于舞台美学和人物的身份、性格,使服装有了鲜明的美学特征。

  京剧艺术美学的三大特征:虚拟性、程式性、综合性。

  第1大美:虚拟性

  我们的京剧演出时,大幕拉开,舞台上除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什么都没有了。只有等演员出场,你通过演员的表演才能知道这舞台上是表现什么地点、什么时间的故事,这就给我们在表现时间和空间上带来了很大的自由。这就是我们京剧艺术强调的虚拟性表演。

  由于我们东方人的审美心理特别强调“意象”的感染作用,如同我国的诗歌和绘画注重“写意”和“比兴”一样,都是为了“立象以尽意”,“触景而生情”,甚至是“意在笔先”,“得意”可以“忘形”。国画大师齐白石所画的鱼、虾在水中游弋,栩栩如生。但是他只画鱼、虾,而不画水,完全是通过鱼、虾游水的神态使观赏者去想象水的存在。

  显然,在舞台上要表现奔腾的江水,还要有游动的小船,这个设想是很大胆的,因此对表演的要求也是很高的。由于要表现出这样的境界,既没有一滴水,也没有船的影子,完全靠演员启发观众的想象力。

  我要给朋友们介绍的这出戏名叫《秋江》,说的是一位少女要去追赶自己的情人,求助于一位老艄翁。热心的艄翁看少女的心情很急,觉得好笑,一边答应帮少女乘船追赶,一边与少女说说笑笑。因为船在江中是起伏不定的,在艄翁与少女说笑时,也要一直表现出船在游动的感觉。道具只有一支船桨,两个人站在小船上必须是一个船头,一个船尾,上船后必须是一个高,一个矮,来表现船的起伏。为了表现船在游动,两个人必须要在舞台上走动,但是不管走快走慢,船的长短大小不能变化,所以两个人的距离也是不能变化的。为了表现船动,而不是人动,两个人的起伏动作不能影响两个人的对话。这就要求动作不但要协调,还要非常熟练。

  演员的所有语言和动作都是经过夸张、美化后重现舞台的,所以,有人说:京剧是“以舞蹈演故事”。

  这种虚拟的表演,必须做到三点,第一,我们的动作必须是有生活依据的;第二,空间和时间的变幻是自由的,但是我们的表演是严格的,感觉是真实的,不能有一点随意的地方。第三,我们的动作和眼神是源于生活的,但不是生活的照搬,一举一动都要舞蹈化、规范化。

  第2大美:程式性

  提起京剧的程式,有些人就以为凡“程式”必然是陈规陋习,必然是条条框框,必然是对艺术改革的束缚。其实,世界上各种艺术都与京剧一样存在着程式,没有程式就没有了艺术。程式就像我们写文章时的语汇、词组和成语经过严格的语法规范连缀起来一样。如果取消了这些程式,这些艺术也就不能存在了。

  不过,京剧的程式可能更为成熟,也更为灵活多变,更具可塑性,并且开宗明义地承认程式。这是因为京剧的表演程式是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和丰富纷繁的社会生活中高度提炼的表演语汇。比如唱腔板式的安排,嬉笑与哭怒的方式,开门、关门、骑马、登舟、乘车、坐轿、上山等等都有一套完整的、相对固定的表现方式。我们把这些程式根据剧情巧妙地连缀起来就是一出完整的戏。

  比如在化妆上、服饰上,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规范,刚才大家也看到同是唱腔和念白,同是走路,四种行当也有四种不同的脚步,这个程式是源于生活的。

  京剧丰富的表演程式在表现剧情和刻画人物形象上都是取之不尽的。

  第3大美:综合性

  大家知道舞台表演艺术有歌剧、话剧、哑剧和音乐剧等等。我们的京剧艺术,既有优美动听的唱腔,又有精彩的舞蹈、武打、武术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哑剧的内容。另外,从京剧的化妆,脸谱造型上看,颇具美术性、雕塑性;从京剧表现历史故事和古代名著上看,颇具历史性和文学性,应该说京剧的综合性是很多艺术性质所不能比拟的。

  讲到京剧的综合性不能不强调在京剧的演出中,乐队与演员的重要性。

  京剧的乐队分文场和武场,文场是管弦乐,京胡的表现力度很强,表现人物情感或渲染舞台气氛是很显著的。京二胡音色比京胡要宽厚,在早期的京剧伴奏中没有京二胡,20世纪,梅兰芳大师为了加强女性角色,增加了,从而增加了演唱韵味,这是梅先生对京剧乐队革新的创意,保留至今,成为京剧乐队的主要声部之一。武场的打击乐,重要是由大锣、小锣和铙钹。

  京剧在化妆、服装等舞台美术方面还要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身份。京剧舞台上的人物造型也是程式规定中尽出变化,在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方面也要做到“眉目传情”。

  舞蹈以及造型(亮相)、武术也都要结合人物和剧情,表现出色彩鲜明,具有“雕塑感”、“韵律感”。

  当然,京剧艺术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艺术语言的感染,以其丰富的表演手段走遍世界每一个角落,都能找到知音。

  总之,欣赏京剧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精神境界,寻味、体味、品味、玩味是欣赏京剧的一个过程。

  总而言之,京剧艺术是反映我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佛学、社会心理学、民俗学、历代文学、音乐、雕塑、绘画、美学的一部百科全书。

  记者 陶敏(根据录音整理)

  本版摄影 赵军

  ■幕后故事■

  《梅兰芳与他的朋友》真迹展:

  余光中连夜题词

  《梅兰芳与他的朋友》展现着梅兰芳的绝世风华。

  这一重磅展览为配合此次讲座而特别举办,正在鉴真图书馆附设鉴真美术馆公益展出,中国梨园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书画真迹平时难得一见,还展出了梅兰芳票友的墨宝,设有罗振玉、梁启超、齐如山、胡适、林语堂、傅斯年、郁达夫、朱自清、张大千、梁实秋等名人的作品。

  220年前,徽班在这里进京。今年,是梅兰芳先生诞辰115周年,展览意义深刻。

  昨天,展览策划者黄议震称,展品大多来自港台的收藏家、收藏机构。“当大家听说在扬州举办这一展览时,都热情支持。”

  展览筹备的时间很紧,前后才10天左右,并印刷成册。“很感谢余光中老师,书要编印的前一天晚上11:30,我给余老师打电话,想请他题词。得知,隔天他就要到南京,早上5:00就要出门了。挂断电话后,不到两分钟余老师就打来电话说,你明天来拿吧,他三更半夜写的。还有张晓风先生也是一直练书法,一直写到凌晨四点半。”

  展览将持续至11月17日。

  记者 桂国

                                                                        来源:中国戏剧网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