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戏曲新闻
我省将举办“百年流芳—晋剧流派传承剧目迎新春展演”
发布时间:2021-09-27 15:14:32
来源:
编辑:

    伴着春节临近的脚步,为向省城人民献一份贺礼、添一份喜庆,也为检阅近年来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成果,由山西省文化厅主办,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省晋剧院、太原市实验晋剧院、晋中市文化艺术学校联合承办的“百年流芳—晋剧流派传承剧目迎新春展演”活动,将于2011年1月14日—15日晚上7点30分至10点在山西省演艺中心(省晋剧院排练场)举行。

    本次展演活动共演出两场,涉及“丁(丁果仙)、牛(牛桂英)、郭(郭凤英)、冀(冀美莲)、程(程玉英)”五大流派的六个代表剧目,分别是“丁派”之《闹公堂》、“牛派”之《丛台》,“郭派”之《小别母》、“冀派”之《百花赠剑》、“程派”之《武家坡》,以及“郭派”、“丁派”的《双罗衫》之名折《详状》。

    本次展演活动,立足保护抢救,注重传承发展。在充分展示晋剧流派艺术魅力的同时,更注重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现。

    纵观本次展演有以下特点:

    立意好,起点高。早在2006年5月,晋剧即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0月下旬,由山西省文化厅社文处主抓,由山西省戏剧研究所具体组织实施的晋剧流派科研课题正式启动。为促使此项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为展示近年来山西在晋剧流派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山西省文化厅做出决策,特以展演的形式让晋剧“丁、牛、郭、冀、程”五大流派亮相舞台,一为检阅,二为推动。

    晋剧是舞台表演艺术,其保护传承的成果也必然是通过舞台来体现,以达到保护传承流派艺术的目的。因此,本次“晋剧流派传承剧目展演”作为晋剧流派科研课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角度来说,意义重大。搞好此项工作,无论对晋剧流派的保护传承,对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我省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都将具有重大意义。

    剧目精,亮点多。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晋剧(中路梆子)的舞台上即出现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花艳君为代表的一大批女演员。她们行当不同,流派各异,唱念做表,各领风骚。丁果仙的《打金枝》、《空城计》、《卖画劈门》、《反徐州》、《渭水河》、《八件衣》;牛桂英的《劝宫》、《投县》、《算粮》、《走山》;郭凤英的《小宴》、《闹楼》、《小别母》、《激友回店》;冀美莲的《藏舟》、《杀惜》、《百花点将》以及程玉英的《教子》等,至今仍传演不息,早已成为她们各自流派的代表之作,更为民间百姓所津津乐道。

    本次展演选取的剧目就有“须生大王”丁果仙的《八件衣》之《闹公堂》,“晋剧皇后”牛桂英的《二度梅》之《丛台》,“十一生”郭凤英的《小别母》,冀美莲的《百花亭》之《百花赠剑》,以及“咳咳腔”创始人程玉英的《武家坡》。还有当年郭凤英和丁果仙合作演出的经典剧目《双罗衫》之《详状》。相信,“丁、牛、郭、冀、程”五大流派精彩纷呈的名剧再现,必将会给观众们留下深刻印象。

    重传承,求发展。本次展演力求做到以原汁原味的舞台呈现与广大观众见面。同时,参加展演的传承人或她们的老师们,更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八十多岁高龄的“牛派”创始人牛桂英老师亲自为弟子芦变嫦传授《丛台》,九十多岁高龄的“程派”创始人程玉英老师亲自为弟子范金萍传授《武家坡》。还有“丁派”弟子马玉楼老师为再传弟子王铁梅传授《闹公堂》,“郭派”弟子王桂兰老师为再传弟子杨洋传授《小别母》,“冀派”弟子冀萍老师为再传弟子王晓萍传授《百花赠剑》。“郭派”弟子郭彩萍与“丁派”弟子白桂英二位老师联袂演出《详状》,也将会成为此次展演的一大看点。

    晋剧艺术重在传承,重在发展。只有保护好,传承好,才会发展好,繁荣好。今天,我们以晋剧流派保护传承为起点,期待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对传统艺术的关注与重视,从而真正从根本上做到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保护。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