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我看《秦香莲》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4
来源:
编辑:

我看《秦香莲》
                 ----冯如松

    2006年6月7日,全国政协礼堂内,长治上党梆子剧团晋京慰问第二场大戏《秦香莲》在这里演出,由上党梆子著名表演艺术家张爱珍老师主演。
    《秦香莲》是上党梆子中的优秀传统剧目,这出戏中行当比较齐全,唱做并重。尤其是对扮演秦香莲这个脚色的演员要求相当高,不仅要唱腔优美,而且还要求做工到位,表演也要十分优秀。
    《秦香莲》一剧中,最精彩的是《杀庙》和《见皇姑》两折,这两折中,《杀庙》最能表现出上党梆子富有激情的一面,唱到动情处,以情入声,以声托情,声情并茂,直入云霄,豪迈奔放。《见皇姑》一折中,公主的“忽听内侍一声禀”、秦香莲的“我站在大堂口”以及包拯的“忽听王朝禀一声”等都是上党梆子中比较经典的唱段,是比较吃功夫的。
    《杀庙》一折中,韩琪由长治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志明扮演。张志明老师的嗓子比较儒雅,音色朗润,唱二黄和昆曲肯定十分精彩,或演一些比较温的戏也可,比如《忠烈千秋》的寇准,上党二黄《收姜维》中的诸葛亮等,演的就非常精彩,如果演昆曲《长生殿·酒楼》一折中的郭子仪,或昆曲《铁冠图》中周遇吉等老生脚色,也一定会非常精彩。但是不适合演韩琪这种脚色,这种脚色需要激越高昂的声音,以情入声,声情并茂,再配合以精彩的做工,方能胜任。所以这一折也是上党梆子中的经典,是以前许多上党梆子老艺人的压箱底的绝活。
    《杀庙》一折中,张爱珍的表演十分到位,唱做俱佳。而演韩琪的张志明要稍微逊色一些,做工倒也罢了,就是每每到感情激烈时,需要把声音甩出去,来表现强烈的感情,这要求演员完全入戏,而观众们也听得过瘾。张志明的嗓子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声音送不上去,要不到半截徘徊不前,要不就是失音。观众们犹如大热天汗出不透一样,十分不过瘾。但是单就表演来说,还可以。如果张保平和张爱珍合演这一折《杀庙》,应该十分精彩,张保平老师的嗓子条件比较好,非常适合演这些感情激烈的戏。
    在《见皇姑》一折中,张爱珍老师的唱十分到位,声情并茂,委婉动听。扮演皇姑的冯花萍表演也还比较到位,但是嗓子逊色一些,我听过成静云的皇姑,声音好极了。这一折中,音乐处理十分别致,把张爱珍的声音表现的淋漓尽致,尤其是她尾音的处理,非常独到,叫人回味。这一折比较精彩。后来的包拯一点也还可以,不过演的有点滑了。
    从整场戏看来,几乎完全是张爱珍老师一人在演,其它配角都托不住。在戏曲舞台上,只有小角色,没有小演员,一台戏要靠大家的通力合作,一个好演员将一台大戏演成独脚戏就太失败了。这场《秦香莲》中,其它主要演员没有很好地托住张爱珍老师,这也许和他们不经常在一起演戏地缘故吧。
    在灯光舞美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也许是在北京演戏,条件比较好。所用行头都是崭新的,鲜艳的很,很是给这出戏出彩,尤其是在《见皇姑》一折中。
    总的来说,这场《秦香莲》还是比较成功的。同时,也暴露了长治上党梆子剧团的一些缺点,还需要更精进一步。
    以上都只是一家之言,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2006-6-12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