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我看长治团演《三关排宴》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4
来源:
编辑:

我看长治团演《三关排宴》
                              ----冯小石

    我看《三关排宴》长治上党梆子剧团在北京慰问演出压大轴的剧目是《三关排宴》,“山药蛋”派作家赵树理根据上党梆子传统剧目《忠孝节》与上党二黄《九龙峪》改编的上党梆子杨家将剧目。在1962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三关排宴》拍摄成戏曲故事片。应该说《三关排宴》是上党梆子的最主要看家戏之一。
    上党梆子老本《忠孝节》中,无《坐宫》一场,直接为《上关递本》,然后《驿站接本》,随后就《接关》,《排宴》,《返京》,《金殿责子》,四郎自刎剧终。上党二黄老本《九龙峪》,开场《坐宫》,《盗令》,《出关》,《见母》,《见妻》,《归辽》,《交令》。赵树理根据这两出剧目,改编成《三关排宴》,据《赵树理全集》中收集的上党梆子老剧本《三关排宴》中,尚见有《上关递本》这一折,后来为了拍电影,删掉了这折。
    长治团的这出大轴,由索伟琴扮演畲太君,李力强扮演杨四郎,崔嫦绢扮演萧太后,冯花萍扮演桃花公主,樊富生扮演焦光谱。
    一听到开场的熟悉的大牌子曲,心理就十分的激动,这才是上党梆子的气派。这一出戏中,几个大牌子曲的应用十分成功,这也是上党梆子的特色所在。
    这出戏由老畲太君郝聘芝导演,索伟琴的表现自不必说,郝老师肯定对她的唱段和身段仔细的抠过了,索伟琴将畲太君唱的激愤昂扬,表演也十分地道。在《排宴》与《责子》两场中唱的尤为精彩,再有一个好的萧太后与杨四郎的配合,那就满台生辉了。但是索伟琴现在的缺点是还有飘音,如果再下苦功,好好磨磨嗓子,肯定会更精彩。这出《三关排宴》也能成为索伟琴的压箱底的看家戏。崔嫦绢的萧太后,如果比老电影中的吴婉芝老师,尚有很大的差距。崔嫦绢的嗓子不好,不能和吴老师那亮丽委婉的唱腔相比,嗓子有瑕疵。但是做工还好,脸上的戏也够份,还能撑得起来。李力强的表现也挺好,基本上走的还是郭金顺老师的路子,在《坐宫》一折中的“朝罢王下殿来”一段中,唱的还是凑合。但是在《责子》一场中,唱腔中包含了强烈的感情,声情并茂,把杨四郎个误入歧途不回头的形象演绎的十分丰满,在自尽一场中,又将走投无路的末路英雄的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李力强的嗓子还好,唱腔中感情丰富,做工也还不错,是长治团比较优秀的生角演员。桃花公主是由冯花萍扮演的,冯的扮相俊美,唱腔还可以,也比较出色地塑造了自己所扮演的脚色。其它的演员没有花太大的力气去琢磨。
    这出戏的结构,又被改动了,去掉了责子一场中杨四郎与焦光谱以及杨排风的对唱,这样改动剧情是更紧凑了,演出时间也变短了,适合与小剧场演出。但是仔细想想,还是不太合理的,没有杨四郎与焦光谱以及杨排风的对唱,不能更好地表现杨四郎的执迷不悟的深度,不能更好地表现畲太君对杨四郎之间的母子之情,也不能更好地表现畲太君一身正气,大义灭亲的爱国忠君的光辉形象。去掉这一段,表现出来的畲太君身上似乎少了做为一个普通母亲对儿子的亲情,更多的是铁石心肠的女政治家的绝情。从杨四郎与杨排风之间的对唱,可以从一个侧面表现出畲太君对失落敌国的儿子的牵挂与思念,使畲太君的形象更丰满。另外,杨排风在《三关》一剧中的唱腔极为动听,是上党梆子中经典,著名的“排风腔”。这样一改动,使原来戏份比较重的杨排风成了一个小脚色,焦光谱的戏份也大大减少了。
    从整体上来说,这出上党梆子的经典剧目《三关排宴》的演出还比较成功。但是由于后面删减了几个经典唱段,这样一些老梆子迷没有过足梆子瘾。这也是我个人认为美中不足的地方。
    2006-6-16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