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上党梆子《赵树理》
2006年6月19日,我有幸在晋城煤集团文化宫观看了由我市上党梆子剧院为纪念人民作家赵树理诞辰100周年而精心编排的现代戏《赵树理》。该剧以赵树理同志的家庭生活为背景,通过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刻画了人民作家的光辉形象,通过看似平凡的家庭琐事,深刻地表达了其对农村、对农民的真情实感。
说句实话,我已经有近十五年没有到剧场观看戏剧演出了,不是我不想,而是机会太少。对于晋城市上党梆子剧院的演出更是看的不多,只是在平时通过VCD光盘或磁带来欣赏,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也圆了我不少的看戏情结。这次亲临剧场观看,给了我很多的感受。
首先,演出一开始,我就被剧团的乐队所吸引,乐队不再是以司鼓为指挥,而代之以专业的乐队指挥;乐器也不仅仅局限于老三样,而引进了不少新的东西,有些东西我连名都叫不上来;音响效果更是一流;足以展示我市上党梆子剧院几年来所发生的变化。更吸引人的就是舞台灯光的运用,将剧情与灯光的有机结合,产生了不少的美感,更加赏心悦目。
其次,演员的演出也很到位,张保平、吴国华、郭孝明的联袂演出为该剧增色不少,演员的表演很到位,尤其是张保平同志扮演的赵树理,演员年龄跨度大,从二、三十岁一直演到六、七十岁,但是无论哪一个阶段演的都很好,其独到的嗓音将形象塑造得很完美,特别是到了赵树理老年的时候更是惟妙惟肖,让人感觉他就是赵树理。演出过程中好几次获得观众的掌声,动情处使观众潸然泪下,与演员同喜同悲。
再次,剧情编排也很好,虽然都是生活琐事,但却反映了他伟大的人格魅力,尤其是老赵对农村、对农民的感情令人佩服,对现实社会很有借鉴意义。
最后,我希望上党梆子剧院不要仅仅将此剧定位于纪念赵树理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而是要多演让我们的观众都能看到这出优秀的节目,最好是在晋城市范围内进行巡回演出。也可以在市内进行商业演出,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上老婆孩子再度观看,让他们在欣赏演出的同时,更多的接受教育。
---- 狼烟四起
2006.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