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上党梆子结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4
来源:
编辑:

上党梆子结
                ----佚名

    周六某报副刊头条发表了我的小文,与大家同庆共勉。
父亲在家乡的一个中专学校当校长,一干就是几十年。他去年退下来的时候,为了安慰他,我特意回山西长治老家去看他,陪伴他一段时间。那次回家后,也许是自己长大了,也许已经隐约感觉退休后的父亲有些变得老了,一种思念和惦记总缠绕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父亲退休后,不再忙碌,他每天除了到政协帮助写些地方志之类的文章,再就参加了一个老年的“梆子团”,和好多退下来的老人一起演唱上党梆子娱乐。父亲为了哄我开心,还特意带我到家乡老顶山看他们演梆子戏。看父亲扮的杨六郎,一招一式,高亢的唱腔,真叫我感慨。我觉得父亲退下来以后,似乎找到了一种与他生命更贴近的东西,他活得更轻松,更快乐了。我离开家的时候,父亲把一盒亲自录制好的上党梆子的盒带放在我的行囊之中。他说:闺女啊,西出阳关无故人,想家的时候,也许你会想起要听听它……
记得父亲讲过祖父和上党梆子的故事,他说我的祖父是家乡一带有名的民歌手,好嗓子远近闻名,尤其他的上党梆子,唱得绝口。每有乡戏庙会,祖父都会被人请去唱乡戏的。奶奶迷上了梆子,也迷上了祖父。逢年过节,唱乡戏,赶庙会,她总是颠着小脚十里、八里地跑,第一个等在台下,目不转睛地看祖父的梆子。祖父家贫穷得一如黄土地那样瘠薄,他是凭着黄土高坡特有的嗓子,特有的高亢梆子调,把一如家乡山丹丹花一样美丽秀气的奶奶,引进洞房的。
人年轻的时候,像一只野鸟,满天下地飞,可是飞来飞去,一颗心总还是要回归初始的地方。我听别人说,父亲年轻的时候,特喜欢上党梆子,但是在我有记忆的时候,他总忙忙碌碌地做学校的事情,一口的“标准话”,一身中山装,根本无法和那黄土味道的上党梆子联系起来。想不到刚刚退下来没有几天,他就那样热衷地投入到梆子里。这使我感觉父亲在内心深处,从来没有离开过上党梆子,只是在社会不同的境遇中,他把本性中的东西压在心底,小心地藏好,精心地保护好,而一旦他打开那层层的包裹,那种情感是无法抵御的,这也许就是人人都无法抗拒的一种回归吧。
我的山西长治老家,是上党梆子的发源地,长治市古称“上党”,《荀子》称为“上地”。“上党”的意思,就是高处的、上面的地方。那里高山流水,钟灵毓秀,积淀着古老而厚重的文化,那里人喜欢上党梆子就像东北人喜欢二人转,每当我置身在北方冰天雪地的二人转中,我就无限思念与我的祖父、父亲有着密切关系的上党梆子。到北方10几年了,过去,思念、寻根这样的词句从来不在我生活中出现。可近年,我在外边渐渐长大一些后,这样的感觉,就像一片片灰色的云彩,在我生活的上空萦绕。常常有一种生疏,有一种疲惫,有一种陌生。我会在人人都喜洋洋迎接一个个节日的时候,自己躲在一个角落舔平寂寞。曾经喜欢的“刘德华、黎明”什么的,可是慢慢的我会腻烦,越发让我听起来像他乡异语,没有办法亲近。这个时候,我渴望在空气中得到家乡的气息,总会不自觉地找出那盘父亲送我的上党梆子磁带,听那有些遥远,有些空旷的唱腔。我其实也喜欢北方,但是那个太行山脚下的小城,总是我生命的根,一刻不曾从我的心中消失,总叫我没有办法忘记它。每每面对空月,对家乡的思念就像无法关紧的水笼头,点点滴滴地在我内心中流淌。一个人不管走出去多远,一颗心总离不开最初的地方,长大后就变的真实了,长大后就懂得了好多被曾自己忽视了的东西。我朦胧中发现,打从一出生,上党梆子就在我生命中结结实实地打了个死结,打了一个永远解不开的结,在我生命中。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