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振兴上党梆子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4
来源:
编辑:

振兴上党梆子的几点建议
                               ----南柯梦

    上党梆子是上党地区的地方剧种,风风雨雨走过几百年,是不是真的到我们的手里就要失传了?
    现在的全国整个戏曲界都不景气,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我觉得主要有几个原因,时代在发展,娱乐方式也在发生变化,譬如清代中期昆腔一统天下,到后来的花雅之争,再到后来的评剧豫剧红遍大江南北,随着时代的发展,老百姓的欣赏口味不断发生变化。第二,电气化时代,舞台艺术已经逐渐被电视屏幕挤下了第一的地位。现在人已经很少再热衷于到剧院剧场看一出演了几年几十年几百年,而且还是听不懂的戏曲。
    我觉得要想振兴上党梆子,还有几件事情需要我们这一代来做。
    第一:戏曲大众化,戏曲要真正地发展,需要走向农村。以前是戏曲从农村走向城市,现在是需要戏曲从城市走向农村。多排一些和农村生活息息相关地新戏,让老百姓都能听得懂,都能喜欢看。这一点需要象豫剧和评剧多学习学习。即使《赵树理》获得再多的奖,化了再多的钱,恐怕老百姓还是不喜欢,老百姓还是喜欢《五女拜寿》、《宝莲灯》、《朝阳沟》这样的戏。
    第二:多出精品,但不失地方特色。我觉得上党梆子做为一个地方剧种,应该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现在有的上党梆子改革有点太过了,有点邯郸学步的意思,寿陵学步,反失其步。多多挖掘上党梆子传统中优秀的部分,融合到新戏中去,把上党梆子推出去,是更多的人了解上党梆子。
    第三:挖掘传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上党梆子是昆梆罗卷黄的合称,但是现在也只有梆子腔和上党簧戏还有演出,别的早就失传。我粗粗翻看过刘林雨所著的《晋昆考》,其中上党梆子中的昆曲部分是最精细的,仅仅从剧本和曲牌上就可以看出来,譬如《铁冠图》中的《别母-乱箭》折中,上党梆子的这两折与现在的《集成曲谱》中几乎完全一样,但是北路梆子中的《别母-乱箭》很多地方都不一样了,有些地方可以看出来是明显的错别字。但是现在我只能从段二淼演出《长生殿》的老照片上了解到上党梆子中昆曲的信息。应该把上党梆子中的优秀传统戏尽快录像录音,因为这些传统戏只有一些老艺人会,这些老艺人一走,这些宝贵资料也就带走了。所以应该为后人留下些宝贵资料,本次市里上党梆子展演中演出的《巧会虹霓》可以看出这种现象。
    第四:戏曲文物的挖掘与保护,提高上党梆子的文化品味。上党地区是古建筑资源富集的地区,有很多与戏曲相关的古建筑需要挖掘保护。譬如高平王报的二郎庙金代戏台是国内发现最早的戏台,但是最近听说庙内正殿月台须弥座上的束腰板已被盗,据说上面是古代戏曲演出的石刻。努力挖掘上党戏曲文化来扩大上党梆子在全国的影响。又如上党乐户的研究,上党地区关于戏神崇拜的研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上党梆子的影响。
    第五:借助旅游来扩大上党梆子的影响。这几年晋城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可以在旅游景点中安排上党梆子的演出,尤其是上党梆子的经典折子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上党梆子的影响。另外,在一些旅游景点中,会有古代祭祀,酬神等演出,可以将上党本地傩戏与这些祭祀等表演相结合。上党梆子本来就是本地傩戏秧歌小调结合外面传入的戏曲结合而产生的。
    第六:政府大力扶持,加强资金投入力度,大力培养戏曲接班人。这几年晋城的经济有很大发展,完全有能力划拨一部分资金用来扶持上党梆子的发展,为上党梆子的发展提供一些有利条件,使太行之花更加娇艳。
                                                           2006-3-6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