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全面推动戏曲艺术事业发展——山西省移植剧目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7
来源:
编辑:

    山西省是一个戏曲大省,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省剧目生产的质量和数量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本省创作生产的精品剧目主要是话剧、歌舞、舞剧和京剧,地方戏曲特别是以晋剧为代表的四大梆子剧目的生产,远不能满足观众特别是农村观众的需求。这样一种格局,决定了我省在移植剧目方面必然要下大工夫,必然要制定全新的战略,以适应戏曲演出市场的需求。进入21世纪后,山西省文化厅党组从艺术事业发展的角度,战略性地提出一手抓好原创、一手抓移植的创作思想,把全国的优秀剧目拿来为我所用,让全省人民看到近年来国内享有盛誉的优秀艺术作品,让演员在移植和搬演这些优秀剧目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演技,让创作人员从这些优秀剧目中得到学习、提高和感悟,让剧团积累大批的优秀上演剧目,全面推动全省艺术事业的发展。

    2002年,文化部在全面了解各省市艺术创作和艺术事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征集并买断了32部优秀剧目,汇集成册,向全国推广。2003年初,在全省文化局长和艺术创作工作会议上,山西省文化厅党组安排部署在全省铺开移植文化部推荐的优秀剧目的工作,同时决定,对其他在全国有影响的优秀剧目,只要能够征得作者或院团的同意,同样可以移植。2004年3月1日向全省下发了《关于举办2004山西省移植剧目调演的通知》,各市文化局、省直有关院团积极响应,做了大量工作。

    2004年11月,我省顺利举办了全省移植剧目调演,这在山西省历史上是第一次,在全国也是首次。参加这次移植剧目调演的剧目共有10台,有晋剧、蒲剧、上党梆子、北路梆子、豫剧和话剧共7个剧种。参演单位有市、县级院团。对于各个参演剧团来讲,参加这次调演是对自身演出能力、移植水平的一次考验,虽然免去了创作剧本的过程,但音乐设计、舞台美术能否跟上等问题,对剧团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演出后一些剧目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如北路梆子《华子良》的演出,许多人认为不逊于京剧的表演。本次调演所产生的影响力,超出了省文化厅的预期,几乎场场爆满,观众反响强烈,增强了我们举办类似调演的动力和信心。此后,山西省话剧院、太原市实验晋剧院、山西省晋剧院等省内大剧院又分别移植了话剧《父亲》、晋剧《节妇吟》和川剧《金子》、滑稽戏《青春跑道》等,开创了我省移植剧目的新局面。移植优秀剧目,在我省已经蔚然成风。

    近10年来的移植剧目实践,我们的体会如下:

    1.使本地观众看到了国家级的优秀剧目。移植的优秀剧目大都是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剧目,经过了一定的时间考验和剧场考验,可以改变我们的创作观念。

    2.丰富了我省的戏剧舞台。演出剧目贫乏,“老戏老演,老演老戏”的问题在我省尤其是县级以下剧团最为严重。全省一年内能够上演的新剧目不过三四十个,占全省艺术团体的1/4。移植剧目解决了创作力量不足、丰富演出剧目的问题。

    3.使更多的剧团树立了“票房市场”的观念。我省移植的剧目,几乎都是荣获过国家级大奖的剧目,其中有《父亲》、《金子》、《华子良》、《画龙点睛》、《迟开的玫瑰》、《香魂女》等,由于这些剧目经受了时间和市场的检验,都有突出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

    4.创造性移植与搬演性移植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我省艺术团体的品位。我省的经验是,在尊重原创剧目艺术创作成果的基础上,发挥本剧种的优势,在音乐上把关和创新,因为音乐是剧种区别的最重要的象征。例如,在北路梆子腔《华子良》中,我们敢于在移植中将四川民歌和小调融入北路梆子剧种中,同时将演员杨仲义的表演特点发挥到了极致。与此同时,并不排斥和贬低搬演性移植,但我们对搬演性移植有一定的要求,在不降低原剧艺术质量的前提下,允许布景装置适当减化,以节约下乡的开支。这就要求省市文化部门提前介入,关口前移,尽到自身责任。省文化厅组织省城专家多次下基层帮助修改剧目,这也是我们移植剧目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