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唱出人生的精彩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48
来源:
编辑:

    作为一名上党梆子的戏曲爱好者,我做梦也没有想到在2008年的晋城电视台“裕天房地产杯”戏迷票友赛上夺得冠军。一个业余的上党戏爱好者竟然赢得这样的荣誉,真是陈莲三生有幸。

    说起对上党梆子的爱好,还要追溯到我的童年时光。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女儿,每当学校放假的时候,跟随爷爷、爸爸上地时,爸爸都会不经意地吼两声高亢的《红灯记》:“手捉红灯四下看•••••••小铁梅出门卖货要看气候。”同时,还有模有样地做几个动作,这可能是我对上党梆子最初的感受吧。村里每年要唱一台大戏,我孩儿时代就能从头看到尾,大人们问:“你能看懂吗?”我大声说:“能。”我是觉得特别好玩,你看台上的小姐、丫环,头上戴着明晃晃的装饰品,身上穿着那么好看的衣服,好羡慕呀!剧团走了,我还会难过好几天。方圆三里五庄,哪唱我到哪里去看,我经常和小伙伴们玩耍演戏,拿野草插在头上当野鸡翎,什么他当爸爸我当妈,牛郎织女鹊桥会,孙悟空斗红孩儿•••••••就这样,度过了我无忧无虑的童年。

    在父亲和母亲两个老戏迷的影响下,我初中毕业后经人推荐去了一个小剧团。由于诸多原因,短暂的停留后我还是很遗憾地离开了。后来,我考上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想。在学校的五年,我学的是音乐表演,我在音乐的海洋里尽情遨游着,很少能听到上党梆子,倒是了解了山西好多方面的戏曲,如河曲的二人台,晋北的北路梆子,晋南的蒲剧等,听的最多的还是省城的晋剧。偶尔也到学院剧场看戏曲班的学生排戏,但是我从未听到过上党梆子。但是对于上党梆子执着的追求和爱,却始终没有停止过。我常常通过看戏、看秧歌吸收别人的表演长处,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艺术营养。

    2006年,学院排了一台赴北京演出的“山西四大梆子交响音乐会”,请来了各个剧种的专家,他们都是梅花奖的获得者,我有幸成为合唱团的一名队员。那段时间,我认识了上党梆子的名角张爱珍老师,还有上党梆子的作曲名家吴宝明老师。排练间隙,吴老师给学生们讲曲式结构,讲曲式发展的基本结构原则,一个剧种一个调式一个特征,说咱们上党梆子是C宫调,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戏曲是民族声乐的根。在演出的休息室里,张老师态度和蔼地对我说:“在唱腔上,戏曲更应借鉴声乐发声方法。”她教我咬字、吐字的科学方法,教我演唱的技巧,并鼓励我从现代艺术中汲取营养,大胆突破传统的板式格局,敢于创新。以适应当代观众不断不断提升的审美要求。

    这段宝贵的经历和难得的交流,让我对上党梆子有了一个更深的感悟。这样的学习,在我的灵魂深处,荡起潋旖,让我得到了升华。当熟悉的旋律又在耳边响起的时候,感觉竟是那么激动和舒畅。

    时光任苒,我学校毕业回到家乡后,被应聘到陵川县苏村煤矿工作,在这里,寻找到了一个展示自己的人生平台。我们矿的领导爱好广泛,企业的活动丰富多彩。2008年晋城电视台举办戏迷票友大赛,我怦然心动,既然我爱唱上党梆子,何不去试一试呢?我的这个想法得到了领导的支持。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练唱腔、找规律,亲自登门拜访张爱珍老师。家人和朋友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帮助我一路走来,找到自信,战胜自我。

    近年来,戏曲普遍走向低谷,在人们的观念中,看戏只和老年人、农村人相关。其实不然,我所认识的戏迷票友中,年轻化高学历者大有人在,而且越大的城市越明显。戏剧,正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爱好!

    “争得上游莫骄傲,还有英雄在前头”,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上党戏迷票友,我一定会继续唱下去,唱给观众,唱响生活,唱出人生的精彩。(文 张陈莲)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