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谈艺说戏
当前位置:首页>谈艺说戏
一曲时代劳模的颂歌-《西沟女儿》观后
发布时间:2021-09-27 13:49:50
来源:
编辑:

一曲时代劳模的颂歌
——上党梆子现代戏《西沟女儿》观后

    昨晚(7月27日),我应邀在北京中国评剧院观看了上党梆子现代戏《西沟女儿》,感到很受教育。《西沟女儿》是山西省高平市人民剧团为庆祝中共建党90周年晋京展演的一出优秀地方戏,其取材于山西省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的平凡事迹,真切平实,生动感人。

    在英雄辈出的毛泽东时代,全国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艰苦奋斗,辛劳工作,都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了非凡的事业,成为了深受人民爱戴的时代楷模。这些先锋人物,大都在艰困的条件下带领群众干出了成绩,创造了奇迹,为党旗增添了光彩。《西沟女儿》的主人公申纪兰就是这样一位长年扎根山村、扎根基层的农民带头人,她的事迹,她的名字曾多次见诸报章,所以年长的观众对她并不陌生。可是,通过戏剧了解申纪兰的事迹,目睹申纪兰的风采,我还是第一次。另外,在剧场欣赏上党梆子我也是第一次(此前,我看过上党梆子《三关排宴》的影碟,对梆子声腔的粗犷豪放,颇有印象)。不过,我的关注点始终是在《西沟女儿》对老劳模申纪兰的塑造与歌颂方面。

    《西沟女儿》是一出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好戏,它运用戏剧方式和舞台语言向观众介绍了申纪兰的感人事迹,唱响了一曲穿越时代的劳模颂歌。全剧连场演出,没有幕间,讲述了申纪兰在重点历史年份中的一些真实故事,展现了她朴素而平实的壮丽人生,讴歌了她平凡而伟大的农民情怀。剧中令人印象至深的几幕是:第一,申纪兰带领妇女走出家门参加劳动,向农业社争取男女同工同酬。第二,申纪兰带领妇女垦荒种树,绿化山村。第三,申纪兰淡泊名利,主动放弃子女户口“农转非”的机会。第四,申纪兰为发展山村经济,造福西沟百姓,她顶着巨大压力,冒着巨大风险,做出了“抵押山林”的大胆决定。第五,申纪兰始终一心为公,为集体发展而尽心竭力,却不惜牺牲自我,甚至忽略了家庭生活的改善。婆婆期盼早日看上电视的愿望,直等到失明之后才得以实现。为此,申纪兰跪地叩首,深感遗憾。因为,纪兰孝顺,因为,婆媳情深。第六,丈夫身患绝症,申纪兰心感愧疚。相濡以沫五十载,一朝诀别情更深。张“牛郎”最终理解了她扎根农村,艰苦创业,不是为了贪图个人名利,而是为了家乡致富。第七,身为全国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的申纪兰,在获得奖励之后,主动捐献奖金,带领群众打井引水,为解决山区缺水的困难,做出了实际的贡献。这一幕幕,一景景,都让人感动,都发人深思。

    在我看来,《西沟女儿》在主题思想和表演艺术方面的成绩都很突出,值得称道。首先,在主题思想方面。我认为,在当下推出《西沟女儿》这种讴歌平凡,倡导奉献的文艺作品,实在具有教育党员、感化群众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在人们疯狂追逐名利,极力贪图享受思想和行为都比较盛行的现实社会,更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我感觉,目前这类呼唤真善美的文艺作品不是很多,而是太少,因此,《西沟女儿》的上演就尤显可贵。这出戏强调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主题思想,是当代党员干部应当具有的基本觉悟,但可惜的是,现在有许多党员干部都不具备,甚至行为相反,这是让群众感到极其反感和特别不满的症结所在。很显然,我们不能期待一部戏就能起到春风化雨的作用,但是《西沟女儿》一类剧作的主题宣示,仍具有相当的思想教化作用,可以唤起社会良知,这一点,在观众的掌声中得到了充分的证实。其次,在表演艺术方面。我认为,上党梆子《西沟女儿》的编导实力和演员功力都相当了得,绝对是最高水准。出于对地方戏的喜爱,我对重要的地方戏剧向来都比较关注。这次《西沟女儿》晋京展演,使得我有机会直接领略国家级上党梆子表演艺术家陈素琴、张庆春等人的真风采,实在让人高兴。他们的表演,情感真挚,情绪饱满,行腔高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实话说,我对上党梆子知之甚少,幸有旁坐的晋籍朋友(曾是蒲剧司琴)不时讲解,真使我见识猛长。 

    在我看来,《西沟女儿》的演出非常精彩,让人在感动和沉思中度过了两个多小时的难忘时光。回家后,我的思绪仍沉浸在剧情之中。毋庸讳言,《西沟女儿》这部戏引发了我的深度思考。我认为,《西沟女儿》的编创本意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对申纪兰事迹作传记式的描述却显得有些简单,甚至欠缺,主要表现是剧情过渡(年代跨越过大,不连贯)比较突兀和主人公全国人大代表身份不够突出。当然,有些历史年份比较敏感,主人公的处境不好表述,观众可以理解,但是作为农民带头人的申纪兰是全国惟一连续担任第一至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特殊人物,她在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期间的作为,剧中应有明确的交代和表现。因为,众所周知,全国人大代表是人民赋予的权力,而不只是荣誉。作为人大代表就一定要参政议政,这是神圣的职责。从申纪兰事迹来看,她一心为公,勇于承担,虽为身为农民,却目光远大,有参政议政的能力,完全胜任人大代表的职责,所以,她可以连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鉴于此,我认为,在再现申纪兰生平事迹的《西沟女儿》中应该彰显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和贡献,甚至应该着重笔墨。因为,申纪兰的政治生命是从她担任全国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开始的。换句话说,她是我国人大制度建立、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见证人,而非同一般人大代表所能及。所以,表现申纪兰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剧情是具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而不是可以随意取舍的一般经历。我们可以想象,来自一线的农民,当然最了解基层实情,她的提案或建议必然贴切实际,这对国家公正立法和有效执法都至关重要。我想,《西沟女儿》中若增加有关内容,肯定会更加提升剧情看点,吸引更多的观众。

    总之,《西沟女儿》是一曲讴歌平凡、倡导奉献的劳模颂歌,有着净化人们心灵的作用,应该扩大宣传,应该拍成电影,以教育和感化更多需要教育和感化的人。(作者:关来顺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广播影视》杂志 副主编

备案/许可证号: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