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大型现代戏上党梆子《赵树理》有感
6月17日夜,在晋煤集团俱乐部,看了我市上党梆子剧团创作演出的现代戏《赵树理》一剧后,深有下述感受,正确与否,摆出来请大家评说。
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一级剧作家张保祥同志所写的《赵树理》一剧,我认为基本是成功的。他真实地反映了主人公平凡而伟大的人格魅力,平淡而美丽的爱情传奇,平实而敦朴的农民情结,平常而绚丽的人生轨迹。
可能有人不愿让剧本内写赵树理的惨死,黑暗面多了一点,这可能么?我认为不然,人民作家赵树理确实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批斗含冤而死的,你现在写成其它?社会前进一时有一时的实际情况,能真实反映社会历史,才是说真话的人,也是赵树理在世的真实性格写照。最后给赵树理彻底平反昭雪的还是中国共产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敢于这样做,勇于纠正错误,它的光荣而伟大也就表现在这里。
二、好演员是剧团之宝。群众评说一个团的好坏,剧目演的水平高低,关键还是有没有象样的好演员。
在赵树理一剧中,由国家一级演员张保平(饰赵树理)、吴国华(饰关连中)和郭孝明(饰老赵)等演员,他们的演艺高超,表演细腻,将剧中人物、情节,刻画得深透感人、摧人泪下,使观众止不住拍手叫好。特别是张保平的唱腔,那真是得天独厚。用真声:低音饱满浑厚,用假声:高音清脆宏亮。尤其是在真假声的转换处,转的自然,运用自如,强弱高低得当,使观众听起来舒服,再没有以往唱戏象喊戏的感觉。张保平扮演赵树理这个人物,可惜除没有真人的身材魁梧外,别的都能说的过去。
三、在音乐方面,四十个人的中西混合乐队,可称得上是我上党梆子剧种中史上最有实力的一支乐队。气势宏伟、层次分明、音色优美、表现力强。尤其是唱腔的改革创新、板式运用都很合理,并有新意,还严格保持了上党梆子的味道与特色。可惜除了唱腔而外,其它的气氛、助情、抒情等音乐,就听不出有上党梆子的地方特色。无论你怎样写,它还得“姓”上党,决不能非驴非马,这样不妥。
另外,整个剧中应该有它的主体音乐,如京剧的《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歌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音乐一起,就知道是哪个戏、哪个人物,但在咱这部戏里,它的主体音乐旋律又是什么?从何而来?也许有,但我听不出来。
还有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音乐,也至关重要。如一出现“北风吹”的旋律,人们就知道这是《白毛女》中的喜儿。而咱剧里的主要人物赵树理、关连中和老赵等他们的形象音乐是什么?我认为,不仅应该有各人物的形象音乐,还应该有不同的上党梆子味道才好。不过这些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有待于进步磨炼!
尹保太 晋安于2006年6月20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