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党梆子也要“走出大山”
----狼烟四起
《走出大山》是我市上党梆子剧院几年前排演的一部优秀剧目,该剧反映了地处太行山腹地的石匣村人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在绝壁上开出一条致富路的故事。本人看后深受感动,动人处多次被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认为此剧应为近年来为在文化市场上较为成功的一部优秀作品。很可惜,我没有机会能亲临剧场观看,甚为遗憾。
石匣人用鲜血铺路、用生命开山的精神令我敬佩,由此我联想到了地处太行山顶的晋城人,曾几何时,我们也受交通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但如今随着几条高速公路的相继通车,晋城的经济发展速度令人刮目相看,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回头来再看我们的上党梆子,她也曾有过辉煌的昨天,但如今的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则十人令人堪忧。优秀演员后继无人、演出市场急剧萎缩、观众越来越少等残酷的现实,犹如摆在她面前的万仞高山,压得她难以喘过气来,以至于有人发出了上党梆子只有五年生命期的悲观论调。我们忠爱的上党梆子是否真的就要在我们手上失传吗?她真的就没有出路了吗?
上党梆子要生存、要发展,给不能让这一梨园奇葩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枯萎,从市政协会议上,我很欣慰的听到了部分政协委员的呼声。那么她究竟怎样才能得以生存和发展呢?这就要求我们的上党梆子的研究院、剧团、演员要像石匣人那样用鲜血铺路、用生命开山的精神,克服重重艰难险阻走出去,去争得属于自己的一块蓝天。
辨诊施治,才是唯一出路。找出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源,提出相应的诊治措施,对诊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党梆子的生存和发展问题。
200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