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城县东街任超,1927年创办三乐班。因感到艺人流动性大,青黄不接,在1930年冬,创办了一个科班,培养戏曲后继人材,出戏后名之为三乐二班。
三乐二班主要为培养青年演员。为了减轻负担,也使学员有实习机会,还聘请了一批成年演员,经常在外演出。这些成年演员是须生关迷孩、薛补枝,旦角郎喜全,大净老计孩,二净来福等。经常演出《万寿宫》《九针松》《双凤炉》《肉丘坟》《乾坤带》《雁门关》等剧目。学徒共30余人。班里供给食宿和简单的衣着,由李小锁任教师。李小锁是长治县北寨村(现属长治市郊区)人,初唱二净,后改老旦。此人文武皆通,特别爱惜徒辈,诲人不倦。学员入班,住在任超的马院,单独设灶。每早在城墙上练嗓,回院里跑圆场、分三把。开春后随班演戏。仍由李小锁随班管教。秋后又在马院排戏。这些学徒都是贫家子弟,为了生活,个个拼命学习。规定三年出师,学习优良者可提前出师。所以进步很快。两个年头,三个冬春,就出现了一批备受观众称赞的小演员。如“横河旦”郭宝松,小生王发家、胡松珍,“邯郸二花”李保全,丑角宋鱼则,二净陈肉墩等。到1933年出戏,这些人都挑起了大梁。他们演的《访永宁》《千秋剑》《东门会》《平方腊》《岐山脚》等,都很受欢迎(也有些学徒是四年才出师)。
抗日战争爆发,日寇侵入上党,兵荒马乱,遍地饥荒,三乐二班停止了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