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退出登录
会员注册
搜索
首 页
戏曲新闻
视频欣赏
经典唱段
伴奏下载
团体简介
人物简介
戏迷天地
访谈采风
唱段唱词
唱段曲谱
上党戏曲论坛
收起
用户注册
用户名:
注:真实姓名才可通过审核
设置密码:
确认密码: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立即注册
会员登录
记住密码
忘记密码?
立即登录
邮箱找回
系统会自动给您的注册邮箱发密码查找信。
立即找回
留言反馈
姓名:
电话:
提交
最新推荐
徐策跑城
潞安鼓书《鸳鸯恨》1-4
武乡琴书《呼延庆打擂》上
武乡琴书《呼延庆打擂》下
上党梆子《三进士》上
上党梆子《三进士》下
《倒霉大叔的婚事》选段
《杀狗劝妻》
山西2015春节戏曲晚会15日播出
2015年春节戏曲晚会精彩上演
上党梆子《廉吏于成龙》将公演
我爱上党戏:脱胎民间扎根乡野百姓热捧
2014年度《我爱上党戏》完美收官 都志宁夺冠
上党梆子历史剧《析城山》座谈会召开
刘奇葆为海派曲艺传承发展支招:推广上海方言
送戏下乡:名角来到家门口百姓心里热乎
戏曲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戏曲新闻
河北永年西调艺术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寒天风雪,万物凋零,但西调史上却留下了重重一笔。12月28日,经过半年的策划和筹备,在众多业内人士和戏迷的企盼下,西调艺术研究院在河北永年县文化馆正式揭牌成立。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团长张保平、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等一行4人受邀前往誌贺。 永年县委宣传部长李彦力、宣传部副部长吴姿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明德,县政协副主席闫梅珠等县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讲话。参加仪式的相关领导还有县文广新局局长郭志军、副局长王文卉,文联副主席徐扶民,西调艺术研究院书记徐正修、院长李秋凤,西调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海臣等。 仪式上,郭志军介绍了成立西调艺术研究院相关背景。李彦力作了热情洋溢地讲话,表示以后将加大政府对西调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扶持力度,特别是在资金、政策方面,要优先对待西调,确保西调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永年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张保平代表西调的“娘家”晋城作了誌贺发言,他动情地说,西调和上党梆子同宗同源,历史上曾交往频繁,后因种种原因中断了,作为“娘家”人非常愧疚,从今往后要加强两剧种互相交流,切实维护这一血脉关系,共同促进两剧种的艺术提高。最后,李秋凤作了表态,表示以后将团结一批老艺术家作为艺术指导,就剧本、唱腔、表演及后备人才等方面献计献策,挖掘、整理、复排一批经典传承剧目,真正做到“戏以人传”,形成良好的传承谱系,将西调艺术发扬光大。仪式上,张保平、张付军还代表晋城泽州县李寨乡党委、政府和望头村两委向研究院赠送了锦旗。 西调艺术研究院全体职工和戏迷近百人参加了揭牌仪式。另悉,晋城市上党梆子剧团将于元月10日左右赴永年县祝贺演出,与西调艺术研究院开展首次文化艺术交流。
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戏曲音乐学术论坛举办
本报讯 (记者张婷)中国戏曲学院首届戏曲音乐学术论坛于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 开幕式上,戏曲音乐理论家董维松,国家京剧院副院长尹晓东,戏曲音乐家孔祥昌,德国作曲家贡德曼,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巴图、学术委员会主任傅谨,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朱维英等嘉宾代表先后进行了发言。 此次论坛分为戏曲音乐创作和理论研究两个会场,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分别作了《敢问路在何方——关于戏曲作曲》、《文化自觉与现代戏曲音乐发展》、《戏曲音乐人才培养》、《戏曲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一份于会泳手稿的启示》等主题发言,对戏曲音乐创作现状、戏曲伴奏新模式、戏曲音乐人才培养及戏曲音乐理论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推动戏曲音乐更好地发展。 来源:中国文化报
首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揭晓
本报讯 (驻浙江记者苏唯谦)首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日前揭晓,浙江小百花越剧院王滨梅、浙江绍剧艺术研究院施洁净、浙江昆剧团杨崑、诸暨市文化艺术中心楼明迪、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杨霞云、温州瓯剧团方汝将,6名演员获得该奖项。 12月18日,首届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颁奖晚会在杭州剧院举行。6名获奖者纷纷在折子戏中亮绝活。评委团根据他们的现场表现,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2人代表浙江省参加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的角逐。最终,王滨梅、方汝将胜出。 据悉,浙江戏剧奖·金桂表演奖是浙江省文联和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为表彰和鼓励在表演艺术上取得突出成绩、做出贡献的浙江中青年戏剧演员而设立的奖项,其评审规则与中国戏剧梅花表演奖接轨。此奖项将成为浙江全省戏剧表演艺术常设奖项。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成立60周年
本报讯 (驻山西记者杨渊 通讯员李海涛)花甲路上铿锵步,甲子园中满目香。12月19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60年发展座谈会在太原举行。 座谈会上,与会人士对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成立60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戏剧研究所60年发展轨迹是一部鲜活厚重的山西当代戏剧研究史。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省级艺术科研单位。60年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立足山西丰厚戏剧艺术资源,承担了“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研究”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现了弥足珍贵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填补了我国戏曲研究多项空白,涌现出了刘鉴三、洛林、李星五、寒声、王易风、张万一等一大批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研究所开展了山西戏剧文物文献资源数据库工程、山西古戏台的拍摄和元数据录入工作、山西戏曲传承与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为进一步弘扬山西戏曲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文化报
第四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名单(传统戏剧类)
传统戏剧(111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04—1589 沈世华 女 汉族 1941.4 Ⅳ-1 昆曲 北京市 04—1590 王大元 男 汉族 1941.8 Ⅳ-1 昆曲 北京市 04—1591 张铭荣 男 汉族 1942.8 Ⅳ-1 昆曲 上海市 04—1592 顾兆琳 男 汉族 1943.1 Ⅳ-1 昆曲 上海市 04—1593 周雪华 女 汉族 1952.12 Ⅳ-1 昆曲 上海市 04—1594 谢宝燊 男 汉族 1934.12 Ⅳ-3 莆仙戏 福建省莆田市 04—1595 叶全民 男 汉族 1956.10 Ⅳ-9 宁海平调 浙江省宁海县 04—1596 魏益新 男 汉族 1937.9 Ⅳ-12 川剧 四川省 04—1597 余开源 男 汉族 1948.3 Ⅳ-12 川剧 四川省 04—1598 冀 萍 女 汉族 1935.6 Ⅳ-18 晋剧 山西省 04—1599 高翠英 女 汉族 1943.3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0 李月仙 女 汉族 1940.12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1 阎慧贞 女 汉族 1939.9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2 谢 涛 女 汉族 1967.6 Ⅳ-18 晋剧 山西省太原市 04—1603 康希圣 男 汉族 1929.9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运城市 04—1604 景雪变 女 汉族 1960.2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运城市 04—1605 王艺华 男 汉族 1957.8 Ⅳ-19 蒲州梆子 山西省运城市 04—1606 张彩平 女 汉族 1960.10 Ⅳ-20 北路梆子 山西省大同市 04—1607 郭孝明 男 汉族 1959.2 Ⅳ-21 上党梆子 山西省晋城市 04—1608 刘玉玲 女 汉族 1947.1 Ⅳ-22 河北梆子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 04—1609 刘俊英 女 汉族 1939.4 Ⅳ-22 河北梆子 天津河北梆子剧院 04—1610 许荷英 女 汉族 1963.12 Ⅳ-22 河北梆子 河北省 04—1611 范应龙 男 汉族 1943.6 Ⅳ-24 宛梆 河南省内乡县 04—1612 李德平 男 汉族 1937.7 Ⅳ-26 大平调 河南省浚县 04—1613 朱绍玉 男 汉族 1946.12 Ⅳ-28 京剧 北京市 04—1614 钮 骠 男 满族 1933.11 Ⅳ-28 京剧 北京市 04—1615 宋丹菊 女 汉族 1942.9 Ⅳ-28 京剧 北京市 04—1616 谢锐青 女 汉族 1932.8 Ⅳ-28 京剧 北京市 04—1617 蔡英莲 女 汉族 1944.4 Ⅳ-28 京剧 北京市 04—1618 王玉璞 男 汉族 1924.8 Ⅳ-28 京剧 上海市 04—1619 关松安 男 汉族 1931.12 Ⅳ-28 京剧 上海市 04—1620 张信忠 男 汉族 1933.6 Ⅳ-28 京剧 上海市 04—1621 梁 斌 男 汉族 1936.9 Ⅳ-28 京剧 上海市 04—1622 张善元 男 汉族 1946.12 Ⅳ-28 京剧 上海市 04—1623 周云亮 男 汉族 1933.10 Ⅳ-28 京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 04—1624 沈小梅 女 汉族 1937.12 Ⅳ-28 京剧 江苏省演艺集团 04—1625 宋长荣 男 汉族 1935.7 Ⅳ-28 京剧 江苏省淮安市 04—1626 杨至芳 女 汉族 1945.4 Ⅳ-28 京剧 湖北省京剧院 04—1627 李祖铭 男 汉族 1948.6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04—1628 刘 琪 女 汉族 1938.5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04—1629 朱秉谦 男 汉族 1933.9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04—1630 李景德 男 汉族 1937.10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04—1631 沈福存 男 汉族 1935.1 Ⅳ-28 京剧 中国京剧院 04—1632 王丹红 女 汉族 1972.10 Ⅳ-29 徽剧 安徽省 04—1633 程良美 男 汉族 1941.7 Ⅳ-30 汉剧 湖北省武汉市 04—1634 何其坚 男 汉族 1944.9 Ⅳ-34 巴陵剧 湖南省岳阳市 04—1635 罗家宝 男 汉族 1930.6 Ⅳ-36 粤剧 广东省文化厅 04—1636 罗桂霞 女 壮族 1943.8 Ⅳ-37 桂剧 广西壮族自治区 04—1637 迟皓文 女 汉族 1962.2 Ⅳ-43 柳子戏 山东省 04—1638 杨香玉 男 汉族 1939.7 Ⅳ-43 柳子戏 河南省清丰县 04—1639 姚继春 男 汉族 1962.1 Ⅳ-44 大弦戏 河南省濮阳县 04—1640 张俊玲 女 汉族 1964.8 Ⅳ-51 评剧 河北省滦南县 04—1641 袁淑梅 女 汉族 1966.4 Ⅳ-51 评剧 河北省石家庄市 04—1642 李红霞 女 蒙古族 1940.5 Ⅳ-51 评剧 河北省石家庄市 04—1643 荣明祥 男 汉族 1939.12 Ⅳ-58 楚剧 湖北省 04—1644 张光明 女 汉族 1946.3 Ⅳ-58 楚剧 湖北省 04—1645 孙世安 女 汉族 1947.2 Ⅳ-59 荆州花鼓戏 湖北省潜江市 04—1646 吴亚玲 女 汉族 1961.10 Ⅳ-60 黄梅戏 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04—1647 陈宾茂 男 汉族 1946.10 Ⅳ-65 采茶戏(赣南采茶戏) 江西省赣州市 04—1648 万安安 女 汉族 1941.10 Ⅳ-65 采茶戏 江西省抚州市
河北永年县即将成立西调艺术研究院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西调有救了!12月23日,西调艺术研究院徐正修书记和演出部鼓师李士锋专程从河北永年县来到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交流、学习,为日后扎实开展工作“取经”。 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张保平、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亲切接待,并就上党梆子、西调两剧种进一步深入交流作了初步规划。 永年西调系清同光年间流入河北的山西上党梆子,创始人为山西晋城望城头村人田书德,曾经班社众多,影响深远。1956年,剧团登记时,由人民作家赵树理提议正式命名为“西调”,取“调自西来”之意。2008年永年西调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西调表演艺术家张海臣被评为该遗产传承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两剧交流频繁,后因种种原因鲜有来往。直到2011年,经晋城、永年两地戏迷交流,由晋城上党戏迷协会牵线,晋城上党梆子和永年西调才再续亲情,并于2012年2月在晋城举行了西调回“娘家”续亲交流演出。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切实传承发展西调艺术,壮大西调院团演出实力,经过两地政府和戏迷观众的大力支持和呼吁,成立了西调艺术研究院。研究院下设演出部、调研部、外联部及办公室,并拟成立西调戏迷协会。特别是演出部将过去分散的多个私营剧团重组整合为一个国有西调院团,整体演出实力将极大提高,必将促进西调艺术持续、健康发展。 据徐正修书记介绍,西调艺术研究院暂定于12月28日正式揭牌成立,并暂定2013年1月10日邀请市上党梆子传习所到永年县交流慰问演出。在谈到西调的未来时,徐正修书记激动地说,西调艺术研究院的成立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但前途是光明的,将过去的私营剧团变成国有院团后,演职员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安心、放心的创作、演出,再不用为了生计到处跑台口,“小打小闹”地演出了,现在是“正规军”了,西调终于有救了! 最后张保平所长表示,自始至终上党梆子都是西调的“娘家”,以后要多交流、多来往,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上党梆子随时欢迎西调来晋城演出。特别是在研究院成立之初,白手起家,如需演出服装、道具等,也将大力支持,愿为拯救繁荣西调艺术不遗余力。
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召开第五次会员大会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12月22日,晋城市上党戏迷协会第五次会员大会在市文体宫协会活动中心隆重召开。来自晋城、长治两地近200名会员和戏迷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大会。 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副院长郭孝明\吴国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所长张保平,市文广新局文化产业联合会秘书长李耀华,市上党戏迷协会名誉会长王和平、霍国安,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高平市上党戏迷协会会长蒋民富及马正瑞等6位老艺人在主席台就座并进行了热情洋溢地讲话。大会由协会副会长侯自强主持。 会上,张付军会长对2012年工作作了全面总结,王梅副会长对2013年工作作了详细安排,申陵锋秘书长作了2012年财务报告。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协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工作民主性,表决新增了李来喜(山石)、程建会(冷枫)、续明计、刘生生、刘建国、张爱霞、张俊峰(心中花朵)、程晋军(草根)、王小俊(林黛玉)、刘建斌(爱梆)10名协会理事。还表彰奖励了2012年“十佳热心戏迷”,赵其富、卫家瑞、续明计、张爱霞、张巧凤(菲儿)、王小俊(林黛玉)、马建生(晋味汉子)、李来喜(山石)、程建会(冷枫)、李新田(小少爷)10位会员分别受到荣誉表彰。 中午,与会全体人员在毛毛餐厅就餐。下午,全体会员在协会活动中心进行了演唱、联谊活动,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省戏研所成立60年发展座谈会在太原召开
花甲路上铿锵步,甲子园中满目香。12月19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60年发展座谈会在太原举行,来自全国和我省艺术界的领导和艺术家们汇聚省城,畅谈60年间山西戏剧研究发展历程。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领导在对山西省戏剧研究所6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戏剧研究所60年发展轨迹就是一部鲜活厚重的山西当代戏剧研究史。同时,专家们还畅所欲言,共同为山西艺术研究和艺术发展未来之路出谋划策。文化部科技司巡视员陈迎宪、文化部科教司调研员田军亭、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长曾献平、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樊国宾、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等和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副厅长李歆、山西戏剧职业学院院长李培勇、省文化厅巡视员李春荣、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艳芳等出席了活动,原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曲润海、原省文化厅老领导成葆德、李金海,以及来自陕西、浙江、河南、吉林、甘肃等兄弟研究机构和临汾、大同、长治、晋中、吕梁的专家、领导等30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成立较早的省级艺术科研单位,主要进行戏剧史、戏剧理论、戏剧创作、戏剧批评及戏剧舞台艺术的研究。60年来,山西省戏剧研究所立足山西丰厚的戏剧艺术资源,广泛开拓,深入挖掘,先后历时八年完成了《中国戏曲志·山西卷》编纂工作,承担了“全国剧种剧团现状调查研究”等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发现了弥足珍贵的《迎神赛社礼节传簿四十曲宫调》,填补了我国戏曲史研究的多项空白,涌现出了刘鉴三、洛林、李星五、寒声、王易风、张万一等一大批剧作家和戏剧理论家。进入新世纪以来,戏剧研究所秉承传统,开拓创新,开展了山西戏剧文物文献资源数据库工程、山西古戏台的拍摄和元数据录入工作、《山西戏曲传承与人才培养战略研究》,为山西戏曲文化的优秀传统得到进一步弘扬做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晋城市有了“上党戏曲培训基地” 马正瑞等免费辅导
近段时间,每到周四、周日下午,市文体宫1号厅里都热闹非凡。原来,市戏迷协会专门成立了“上党戏曲培训基地”,会员们正在接受戏曲名家手把手的指导。据悉,该培训基地特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正瑞及一批戏曲名家、老艺人对学员进行免费辅导。 市戏迷协会自2008年成立以来,积极宣传上党戏曲文化,组织公益演出,定期开展演唱活动,邀请名家和戏迷面对面探讨上党梆子,培养了大批的上党戏迷和观众。目前,已登记会员400多人,网上注册会员达到一万余人。 随着戏迷的增多,为了培养更多戏迷、票友,真正排练高水平、高质量的传统折子小戏,市戏迷协会特在市文体宫开辟新的活动场所,成立了“上党戏曲培训基地”,特邀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马正瑞及郭胖胖、郭文娟、李小友、卫建阳、焦粉苗等一批戏曲名家、老艺人进行免费辅导,培训内容主要是对上党戏曲唱腔进行针对性、专业化指导,力求掌握基本的唱腔板式、演唱技巧等,让参加培训的戏迷都能登台表演。 目前,在培训基地报名学习的学员有60多名。一位铁杆戏迷说:“这可是件大好事,我们戏迷再不会像以前那样盲目学唱了,协会搭建这么好的平台,还有老艺术家牺牲休息时间给我们培训,作为戏迷必须努力学习。” 市戏迷协会会长张付军介绍说,培训基地不仅对传承地方文化、弘扬上党戏曲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能给民营剧团或县级剧团培养输送人才。上党戏曲培训基地将长期举办下去,让更多爱看戏、演戏的戏迷朋友们随时有和戏曲大师学习的机会。(记者 常敏丽) 来源:太行晚报
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收徒、王越拜师仪式举行
12月10日,“欢庆十八大”山西省京剧院优秀剧目展演,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长春收徒、王越拜师仪式在山西省京剧院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苏平,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杜学文,省文化厅厅长张明亮,原省领导王昕,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于魁智、李长春、李胜素,以及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等省内外文化艺术界人士共镶这一梨园盛事。收徒仪式由央视著名戏曲节目主持人白燕升主持。 收徒拜师仪式结束后,举行了“欢庆十八大”山西省京剧院优秀剧目演唱会。演唱会上,来自国家京剧院、北京京剧院、上海京剧院的京剧名家献演了《穆桂英挂帅》、《智取威虎山》、《杨门女将》、《铡美案》、《贵妃醉酒》、《上天台》、《赵氏孤儿》等京剧经典选段。12月11至14日晚,山西省京剧院还将在京剧院梅兰芳剧场上演《遇皇后·打龙袍》、《凤还巢》、《铁弓缘》、《杨门女将》等经典剧目。 李长春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前10名的代表性传承人,是京剧大师裘盛戎先生的入室弟子,我国京剧裘派花脸代表人物,他唱腔气势恢弘、韵味醇厚,在《姚期》、《连环套》、《将相和》等剧目中塑造的艺术形象脍炙人口。 王越,山西省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2012年,毕业于第五届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工铜锤花脸,宗裘派。2010年,王越获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戏剧会演“优秀表演奖”;2012年,在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展演中获“优秀表演奖”,在中央电视台第七届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得“花脸组金奖第一名”。代表剧目有《锁五龙》、《赤桑镇》、《铡美案》、《姚期》、《大·探·二》、《李逵探母》等。 山西省京剧院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更新观念,锐意进取,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创办前瞻文化传播公司,高扬梅兰芳艺术的旗帜,挖掘整合艺术资源,拓宽演出市场;以产业化、市场化经营运作,为京剧艺术在山西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山西省京剧院坚持以弘扬民族文化、传承国粹艺术为己任,创作演出了《走西口》、《知音》、《凤还巢》、《铁弓缘》、《杨门女将》等许多脍炙人口的优秀剧目,其中《走西口》获得“2007—2008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项目”,深受观众欢迎。 来源:山西省文化厅
文化部主办201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201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 序号 剧 目 创作演出单位 剧 场 演出日期 演出场次 1 豫剧《程婴救孤》 河南省豫剧二团 梅兰芳大剧院 12月19日、20日 2 2 陇剧《枫洛池》 甘肃省陇剧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2月22日、23日 2 3 河北梆子《王宝钏》 北京市河北梆子剧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2月26日、27日 2 4 晋剧《打金枝》 山西梅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梅兰芳大剧院 12月27日、28日 2 5 豫剧《铡刀下的红梅》 河南小皇后豫剧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2月30日、31日 2 6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国家大剧院戏剧场 1月1日 1 7 秦腔《庄妃与多尔衮》 宁夏演艺集团秦腔剧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月3日、4日 2 8 评剧《赵锦棠》 天津评剧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月7日、8日 2 9 沪剧《雷雨》 上海沪剧艺术传习所 长安大戏院 1月8日、9日 2 10 吉剧《桃李梅》 吉林省吉剧院 中国评剧院大剧院 1月11日、12日 2 11 眉户戏《迟开的玫瑰》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中国剧院 1月12日、13日 2 12 川剧《金子》 重庆市川剧院 长安大戏院 1月12日、13日 2 13 黄梅戏《女驸马》 安庆再芬黄梅艺术剧院 长安大戏院 1月15日、16日 2 14 粤剧《伦文叙传奇》 广东粤剧院 梅兰芳大剧院 1月16日、17日 2 15 滑稽戏《顾家姆妈》 苏州市滑稽剧团 中国儿童剧场 1月16日、17日 2 16 吕剧《姊妹易嫁》 山东省吕剧院 长安大戏院 1月18日、19日 2 17 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 梅兰芳大剧院 1月24日、25日 2 18 锡剧《珍珠塔》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中国儿童剧场 1月29日、30日 2 备 注:以剧目演出时间为序 售票电话:梅兰芳大剧院58331288、58331388;中国儿童剧场65211425;国家大剧院66550000;中国评剧院大剧院87266331;长安大戏院65101310。
北昆首办中青年演员折子戏演出周
本报讯 (记者王立元)12月16日至21日,北方昆曲剧院将在北京长安大戏院首次举办“中青年演员传统折子戏专场演出周”,每晚演出4出折子戏,连续6天上演24出北方昆曲剧院近年来新传承整理的经典老戏。 近年来,北昆连续推出了《红楼梦》(上下本)、《续琵琶》等大戏作品,其中《红楼梦》在11月21日荣获了“中国戏曲学会奖”。该院一方面请老一辈艺术家录制了多部北昆传统剧目(包括具有北派独特演法的南昆剧目),另一方面邀请多位老师传帮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青年艺术人才,不遗余力传承经典。 据悉,参加演出的除了马宝旺、邵峥、海军等11位中年艺术家外,还有18位青年新秀将登台献艺。 来源:中国文化报
坠子《惊变》获全国曲艺大展一等奖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苏锐 通讯员孔凡胜)日前,由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华颂·“天鹅湖杯”第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在江苏落幕,菏泽市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坠子表演艺术家刘瑞莲参加展演的坠子《惊变》,从全国各地报送的200多个剧目中脱颖而出,获中华颂·“天鹅湖杯”第四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曲艺类一等奖。 《惊变》来源于一个刊物上刊登的真实故事,作品通过刘瑞莲细腻、婉转、明快的演唱,歌颂了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华颂”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创办于2009年,每年一届,已成功举办3届,大展的宗旨是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展示我国小戏小品曲艺创作最新成果,选拔戏曲佳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来源:中国文化报
山东举行吕剧票友大赛
本报讯 (驻山东记者孟娟)为促进山东省戏曲艺术的繁荣与发展,培养和造就戏曲艺术人才,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主办的山东省吕剧票友大赛日前在莱西市举行。 本次大赛历时3个月,共吸引山东省内各地市吕剧票友爱好者500多人报名。经过层层选拔和激烈角逐,53名选手进入决赛。最终,比赛共评出十佳选手10名、一等奖20名、二等奖9名。 据了解,吕剧作为山东独有的地方剧种,在莱西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广受百姓喜爱。据不完全统计,莱西市共有专业和业余吕剧剧团20多个,吕剧戏迷协会100多个,注册的吕剧戏迷人数高达2000多人。从2005年起,莱西市已连续举办了八届戏迷票友大赛,这一比赛2012年还被评为山东省特色文化品牌。 来源:中国文化报
晋城:庆祝十八大“文化下乡”名家名段演唱会举行
(本网讯 通讯员申陵锋报道)12月12日下午,由晋城市文联主办,市戏剧家协会、市上党梆子传习所承办的庆祝十八大“文化下乡”名家名段演唱会在泽州县高都镇东刘庄村举行。 市文联副主席谢红俭参加活动,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下午3时,演唱会徐徐开幕。尽管天气寒冷,但十里八村闻讯而来的戏迷观众则早早来到舞台下,期待一睹名家的风采。花甲之年的原银生老师一出场即赢得“碰头彩”,瞬时将戏迷观众的热情点燃。本次演唱会可谓阵容强大,汇集了吴国华、张爱珍、张保平、陈素琴4位“梅花奖”演员和侯慧琴、成静云等9位“杏花奖”演员,演唱剧目既有《潘杨讼》等骨子传统老戏,也有现代戏《西沟女儿》,还有上党二黄《打金枝》,剧目丰富,唱腔纷呈。演唱会持续两个多小时,最后在张保平、郑发根师徒二人的一折《调寇》中落下帷幕,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据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吴国华介绍,本次演唱会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旨在进一步弘扬地域文化,传播上党戏曲,满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助力。
越剧《狸猫换太子》获中国戏曲学会奖
浙江绍兴县小百花越剧艺术传习中心创作排演的新编越剧《狸猫换太子》获中国戏曲学会奖,颁奖仪式12月6日在绍兴县柯桥举行。中国戏曲学会奖是中国戏曲界权威专业学术性奖项。2010年,该中心创作排演的新编越剧《李慧娘》也获此殊荣。昨日,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戏曲专家在绍兴县举行了越剧《狸猫换太子》研讨会。
《上党戏剧史摭谈》《上党梆子剧本选(二)》两书出版
近日,《上党戏剧史摭谈》与《上党梆子剧本选(二)》两书正式出版。 《上党戏剧史摭谈》由晋城市上党戏剧研究院出品,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作者系上党戏剧院原副院长、国家二级编剧原双喜。全书30万字,综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上党乐户兴衰变迁史;二是以历代舞台题壁为素材,讲述了上党戏曲的形成;三是对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进行上党戏“仿古录像”的追忆,介绍了“仿古录像”的起因和对录像剧目的赏析。该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著述,对今后研究上党戏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上党戏剧研究院整理出版的《上党梆子剧本选(二)》填补了《上党梆子剧本选(一)》的空白。如:有些连台本戏剧本不全,或有四无一、有五无三,或虽演出不多,但在观众中却印象深刻。比较突出的如连台本戏《万寿宫》《乾坤带》《明公断》《金沙滩》《雁门关》等,在《选》(一)中只有2、4、5本,《选(二)》里则把1至5本全部合在了一起,便于更完整的阅读和研究。《选(二)》分为五辑,共55个剧本,剧目以上党梆子的主打戏“杨家戏”“岳家戏”为重点。(戏剧院/张会芳)
2012山西艺术系列晋升高级职务名单
姓 名 工作单位 主管部门 任职资格 系列专业 王铁梅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一级演员 表演 杜玉丰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一级演员 表演 孙红丽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一级演员 表演 李建清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一级演员 表演 尹海鹏 山西前瞻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孟 霞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张巧英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王 越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武志勇 山西省话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白建才 山西省话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李荣东 山西省话剧院 省演艺集团 一级演员 表演 李月萍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级演员 表演 张丽萍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马跃文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王先兰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巩俊龙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宋有明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曹万林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周贺民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赵勇强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郭梅芸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杨丽丽 山西省晋剧院 省文化厅 二级演员 表演 闫 安 山西省歌舞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闫文魁 山西省歌舞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马建华 山西省歌舞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张 楠 山西省歌舞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王 蕾 山西省歌舞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王玉玲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单 娜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张彦芬 山西省京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李广成 山西省话剧院 省演艺集团 二级演员 表演 李 科 国电太原第一热电厂 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二级演员 表演 武娟林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立新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赵喜风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 钧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刘建伟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魏建琴 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红娟 清徐嫦娥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太原市 二级演员 表演 靳 兰 大同市歌舞团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姬永强 大同市晋剧团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李怀平 大同市晋剧团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梁玉山 大同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李青兰 大同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庞樱花 大同耍孩剧种传习中心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赵鲜兰 灵丘县罗罗腔剧种传习中心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苗婷婷 大同煤矿集团文体发展中心 大同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梁美琴 忻州市二人台艺术团 忻州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朱艳红 阳泉市歌舞团 阳泉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石新华 阳泉市豫剧团 阳泉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梁美花 阳泉市豫剧团 阳泉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董新春 阳泉市豫剧团 阳泉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文兰 平定县晋剧团 阳泉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梁 静 晋中市文工团 晋中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彦萍 晋中市文工团 晋中市 二级演员 表演 郑芳芳 晋中市晋剧团 晋中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巩丽萍 寿阳县晋剧团 晋中市 二级演员 表演 郭小红 吕梁市歌舞剧院 吕梁市 二级演员 表演 郝登莲 吕梁市晋剧院 吕梁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耀光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 吕梁市 二级演员 表演 付耀云 沁县文化馆 长治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爱果 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 晋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淑琴 晋城市上党梆子传习所 晋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贾红彪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 临汾市 二级演员 表演 苏文龙 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临汾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桂莲 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临汾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周宗孝 临汾蒲剧院实验蒲剧团 临汾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王和平 运城市文工团 运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令狐大红 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 运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张红伟 垣曲县曲剧团 运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柴武选 绛县戏剧研究所 运城市 二级演员 表演
第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颁奖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白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的第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2日晚在中国戏曲学院颁奖。中关村一小学的课本剧《守株待兔》等10个剧目、北京十九中的《天女散花》等3个剧目,分获集体项目小学组和中学组一等奖。 据主办方介绍,本届戏曲大赛吸引了包括台湾、新加坡在内的海内外近2000名选手参加,参赛节目有京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锡剧、婺剧、河南曲剧、淮海戏、南京白局等剧种,以及戏曲课本剧、戏曲大合唱、创新戏曲歌舞等表演形式。历经3个多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个人与集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 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巴特尔等33人、昌平一中石岳等4人、北京现代音乐学院鲁威1人分获个人项目小学组、中学组、大学组一等奖。 颁奖晚会上,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以及新加坡、美国、俄罗斯、瑞士的小朋友们表演了节目。
“国戏杯”展现戏曲希望
本报讯(记者王润)6岁的小鸣贺有板有眼唱起豫剧《朝阳沟》,7岁的巴特尔像模像样来一段京剧《贵妃醉酒》;瑞士的云飞扬、俄罗斯的卡佳和美国的郭佳宝合唱起京剧《红灯记》……昨晚,在中国戏曲学院大剧场举办的第三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颁奖晚会上,无论是少年票友,还是老外戏迷,一个个的精彩表演都令台下掌声雷鸣,受欢迎程度毫不逊色于当晚登台的李鸣岩、翟墨等京剧名角。正如一位观众所言:“这些小选手让人看到了中国戏曲的希望与未来。” 昨晚的颁奖晚会在十八位小朋友的拍手儿歌中拉开帷幕,十八个节目轮番上演,来自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以及新加坡、美国、俄罗斯、瑞士的小朋友们同台竞技。 来源:北京晚报
上一页
1
2
...
20
21
22
23
24
25
26
...
53
54
下一页
共 1068 条
备案/许可证号:
晋ICP备15004613号
晋公网安备 14050002000301号